参考消息网3月11日报道 美媒称,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但是有多少人真的坐到了影院看电影?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8日报道,在《叶问3》周末上映三天即收获4.7亿元票房后,中国的监管机构本周说他们正在调查发行方是否自己购买“幽灵场”的电影票来拉高票房。 据对将近20多位业内人士的采访表明,大规模购买电影票为电影造势的做法是中国普遍使用的一种营销手段。这种做法加剧了中国票房数据的扑朔迷离,让外来电影处于不利地位。 尽管现在正接受审查,但内部人士说,大量购票一直是中国公司在市场上占据优势的一种常见做法。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说,2月份中国电影市场收获10.5亿美元,比北美当月票房高出2.5亿美元。 广电总局1月份宣布再度对票房造假行为进行打击。据《华尔街日报》看到的一份通知显示,广电总局7日罕见地要求审查《叶问3》的发行方大银幕电影发行公司和在线销售方的票务合同。官方的新华社也说,广电总局就电影的票房收入向发行方提出质疑。 报道称,就在广电总局进行审查前,当地媒体贴出了电影票房网站的截屏画面,表明一些影院在同一影院午夜后每10分钟就排映一场《叶问3》——对于一部时长105分钟的影片来说是不可能的——而且票价高达31美元,是其他场次票价的几倍,这种做法帮助推高了整体的票房收入。 最大的国有发行方中影集团的影院管理部门在一份声明中承认,其在武汉的一家下属影院6日重复“无效”排片《叶问3》,并说将对影院所有者进行惩罚。 业内人士说,许多电影公司认为,大量购票比做广告更合算,因为电影票通常被转售给在线的折扣站点,因此发行方的一些支出得到了补偿。 设在北京的电影后期视觉特效和动画公司Base FX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布雷姆布尔说:“这是一种短期策略。最终决定影片成功的还是观众。” 报道称,这种做法在好莱坞引发了担忧,一些没有大量购票的电影公司担心他们的影片会被由出品方人为推高票房的本土电影挤下银幕。 制片人、在中国运作的好莱坞制片公司的娱乐业顾问罗布·凯恩说,随着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下降,这种不透明状态是好莱坞面临的又一个挑战。他说:“不可能知道票房到底是多少。” 外国发行公司和制片公司还向管理者抱怨,中国影院为了避免纳税或者避免向电影公司支付他们的票房分成而低报收入,给他们造成了损失。 报道称,一些业内高管认为,随着一些小电影公司被淘汰,更大的制片公司占据主导地位,透明度问题将得到改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创始人黎瑞刚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说:“情况正在改善。市场将逐步进入一个所有人都更加透明、更加理性的状态。”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