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水流偏小气温升高为主要原因,环保部门已启动应急预案 本报讯(记者 徐靓丽)近日,有不少人反映,汉江沙洋取水口附近江面呈微黄色,疑似发生藻类“水华”现象。湖北省环保部门通过调查取样监测后,判断此次状况为轻度硅藻“水华”,环保、水务部门已采取相应措施应对。 在发现汉江沙洋段情况后,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荆门市监测站及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和取样监测,监测结果显示,pH呈弱碱性(8.8-9.13),溶解氧过饱和(13.47-14.44mg/L),符合“水华”初期水体理化特征,疑似有发生硅藻“水华”的可能性。 2月25日至28日,环境监测部门持续对汉江疑似“水华”情况进行预警监测。监测发现,该状况影响范围沿着汉江下游扩展,先后到达汉江潜江段、仙桃段。环境监测部门依据数据判定,此次状况为轻度硅藻“水华”。 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专家分析认为,此次发生的主要是小环藻“水华”,小环藻是硅藻的一种,与蓝藻、绿藻不同,除颜色为褐红色、略有腥味外,没有毒性,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认为,此次“水华”是水文原因、营养盐负荷增加以及气温升高所致。水位偏低、水流量偏小,枯水期缓慢的水流条件促进了藻类迅速增殖。此外,近期气温持续升高以及良好的阳光照射,成为“水华”发生的气候因素。 “水华”出现后,湖北省环保厅高度重视,紧急召开专题协调会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向汉江沿线各市发出预警,要求汉江沿线各市立即组织预警监测,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厂取水口等敏感区域水面巡查监测工作,发现有“溶解氧升高、水体显微黄色”现象立即报告;组织专班对汉江上游进行现场排查,主要排查沿线及支流有无企业偷排和超标排放。 湖北省环保部门还发函省水利厅和省南水北调管理局,请两部门协调加大汉江下泄流量,减缓和防治“水华”在汉江大面积发生。2月29日,湖北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带队赴省南水北调管理局,协调加大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和兴隆引江济汉补水流量。当日,湖北省环保厅启动应急预案,持续开展应急监测,直至水质恢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