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莱茵香街,开放的小区由一条主干道串联。
2月21日,中央公布了一份重磅文件,创新性地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一时间,这条新闻刷爆了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也刺激着不少人的神经。 围绕这份文件“拆除小区围墙”的要求,赞同者有,质疑的声音也有。大家关心的是:没有围墙,物业怎么管?陌生人随意进出怎么办?噪音问题怎么解决?据华西都市报23日报道,记者采访四川省、成都市有关人士发现,成都已在9个示范片区试点“小街区”理念,逐步推行“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等做法,而且取得了一定效果。 解读 道路“窄路幅、高密度” 四川一个月前已明确推行 在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所谓的住宅小区逐步打开,从目前来看,指的是放开小区道路,实现住宅内部道路公共化。”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人士表示,一个月前,四川省已明确将推行上述做法。 华西都市报记者注意到,在1月份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暨城市工作会议上,根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四川提出建立“窄路幅、高密度”的城市道路,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明确“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说,《意见》基于大量的征求意见和专项调研,把脉准确,也提出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举措。看起来,有人会一下子觉得比较“生猛”,仔细琢磨,它改变了我们过去的一些习惯,而这恰恰是符合下一阶段城市发展的需要。 杨保军认为,封闭小区是农耕文明的理念,一个个楼盘都是一个个独立“王国”,彼此不共联,公共服务设施不共享。但是现在的城市应该是开放的,以公共活动、公共空间作为特征。 路径 可在新区先推行 高校机关等单位应做表率 针对“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的意见未来如何落实?我省一不愿具名的城乡规划专家表示,这个《意见》方向是对的,想法是好的,因为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是这样做的。 该人士表示,任何一项新举措的推出,都面临各种现实困难和挑战。最早城市开始修建高层小区,也一度不被购房者接受,如今却被广泛接受。他表示,“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可以率先从城市新区推行,例如开发商拿地后按照开放式住宅小区修建,让市场通过房价、销售情况来检验上述举措。同时,高校、机关等比较大的单位,可以做表率。 小区道路公共化 首先服务步行者或骑行者 小区道路相对于城市干道来说,就是次级路,车速和能容纳的车流量肯定不如主干道。如果要把小区的道路放开,让外面的车通过,岂不是更加拥堵? “小区道路公共化,首先考虑的不是车行,而是慢行系统。”成都市规划局详规处副处长刘鹏认为,小区道路的放开并不会“添堵”,因为道路要优先服务于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的人。 比如,现在一些大的楼盘,占据了几个街区的位置。本来直线距离很近的两个地方,也许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但由于封闭的小区阻隔,走路可能就得花费40分钟,市民不得不依赖于“一脚油门”。 刘鹏说,如果这个小区的道路开放了,市民有机会不开车而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那么对于道路也是一种减负。“成都二环以内的街道,路网密度都还不错,有的甚至超过了此次《意见》的指标,达到了10公里/平方公里。”刘鹏介绍,如中心城区的玉林、少城片区,本来就是以密集的小街道构建的。“需要重点改造的,在三环到绕城区域,有很多新建的大楼盘,周边的道路需要再密集。”刘鹏介绍,目前规划局正在对全市的路网情况进行评估。 案例 小区街区制 宜宾莱茵香街堪称范本 小区街区制,其实四川已有不少成功案例,成都也已开始试点。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