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窃术反扒民警揭露流行于候车室、进出站口的“挎包行窃术”过程
反扒民警揭露“高铁挂衣行窃术”过程 今晨3点,一趟进京列车上,乘客们熟睡之后,伪装成乘客的反扒民警们(中)仍然暗中保持警惕摄/记者 吴海浪 法制晚报讯(记者 王子薇) 春节刚过,旅客陆续返程,各大火车站人流量达到高峰。昨夜,《法制晚报》记者跟随北京铁路公安局刑警和乘警支队便衣民警 ,登上从北京南站开往济南西站的往返的列车,开始一趟追贼之旅。 设伏 埋伏于车站 跟贼混在一起 2月18日晚7时30分,便衣民警吕春生和李东就和同事们在北京南站集合,这个8人小分队要分成2组跟车到济南反扒。两人年纪相仿,今年都是40岁,都具有多年反扒经验。 乍看这些便衣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带着简单的行李,穿着普通的外套,看起来和普通乘客并无二致。 “我们混在人群中,不能让人察觉。和贼近距离交锋,就要低调,不让贼怀疑,甚至比贼更像贼。”李东说。 李东告诉记者,贼选择作案的时机,出京和返程是有区别的。出京时,旅客回家过年,一般都携带大量行李,带的现金也会比较多,这时,贼会在安检、候车室以及上车检票时“出手”;对于返程旅客,行李少了,也不会携带太多现金,贼就专盯高档手机等财物。“返程到站,乘客从车上涌出,他们会选择出站时的电梯口、地下通道等作案。” 在候车室,老吕告诉记者,看见不带大件行李,只背一个挎包的人,十有八九不是警察就是“贼”。贼作案时用斜挎包做掩护,警察乔装是为了抓贼时“更容易接近贼”。 检票时,旅客一般会拿着票不时盯着前方,或者边走边看手机,贼的目光飘忽不定,总是停留在其他人的行李、钱包和手机上。贼一旦看见“鱼儿”很快凑过去,有意无意挤一下、撞一下,“就一挤一撞瞬间,钱包和手机就到手了。”吕春生说。 讲述 “技术贼”刀片划包 偷走3.1万 “有的贼摸清旅客钱包的位置后,近身时用刀片划破旅客的口袋,钱包瞬间就被拿出,这就是割盗。”吕春生说起他春节前办的一起案件,一名外来务工人员领了一年的工资3.1万回家过年。为防盗,还专门定制了防盗包绑在腰间。 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贼盯了很久,到了晚上,务工人员趴在小桌板上睡觉时,贼的手悄悄伸到小桌板下方,手起刀落,划开层层保护,钱顺着空隙掉入贼准备的口袋。 这一幕被旁边的旅客发现,由于贼带着凶器,他只能在贼离开后悄悄踢了失窃的失主一脚。务工人员醒了发现钱不见了,立刻报警。而此时,贼已经离开了车厢。“通过车内监控,我们发现他进了厕所,行话是洗钱去了,进厕所点数。”吕春生说,这个时候抓捕风险很大,“钱都一样,嫌疑人清点完毕,能说清钱数,如果不承认盗窃,硬说钱是他自己的,警方在现场就没办法,不能对他采取任何措施。” 民警兵分两路,一路对这名技术贼进行布控,一路详细询问失主被盗钱款是否有特殊标记。果然,民警在卫生间将贼抓获时,他坚称钱是自己的,还理直气壮地报出钱数,“3.1万!”另一路民警从失主那了解到,他曾在其中 一张百元大钞上用笔记了个总数,“写在哪个位置,用的什么笔说得一清二楚。经过当场比对,很快就找到了那张钱。” 贼在铁证面前,如实交代了犯罪行为。 小偷逃避打击 体内刺入19.5厘米钢丝 早上5时20分,经过一夜的颠簸,列车停靠于北京站,便衣民警们返回了北京。他们并没有就此停下休息,吕春生带领全队民警又一头“扎”进了出站通道的人流中。此时,慢悠悠拖着行李箱、背着包的人们睡眼惺松,打着哈欠,完全放松警惕,而便衣民警们的眼神却放着亮光。便衣很快分散在人流中,与他们融为一体,他们盯着一切可疑人员,保护旅客在匆匆赶路时不受财产和人身的威胁。 吕春生不时提醒身边旅客注意行李财物,遇到将挎包扭到身后的旅客,他会叮嘱一下:把包放在胸前安全。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