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昨天是2016年节前春运客流的最高峰,在北京站工作了41年,在站台上担当了32年接发车值班员的李文章迎来了他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老李说,能够在春运最忙的一天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句号,他很欣慰。看着自己带的徒弟能够顶上他的岗位,老李心里更觉得踏实。 昨天早上8点半不到,北京站一站台,北京开往张家界的K967次列车将要驶入站台,没有人注意到在站台上来回巡视的李文章。寒风刺骨,身边的徒弟穿着大衣,可老李却是一身简洁的铁路制服。“30多年都习惯了,不到零下10摄氏度以下,我在外面接发车从来都不穿大衣,这样作业更方便。”老李笑着说。 老李的岗位叫做运转接发车助理值班员,他们是火车站列车开行的最后发令官,没有他们的指令,整趟列车都不能驶出站台。昨天是最后一班岗了,老李作业时更加认真。早上8点46分,北京站开往张家界的K967次列车停靠在站台上,旅客们提着年货兴冲冲地踏进车厢,没有人注意到,为他们的安全把住最后一关的老李和他的徒弟。 老李一手拿红旗,一手执绿旗,开始从车头慢慢向车尾巡视,一路上,老李的目光就像扫描仪一样,对整个车身进行着扫描。尾灯挂没挂好、亮不亮,风管吊没吊起,列车尾部侧门是否关闭,车厢之间的连接处是否连接妥当,然后再看线路,线路上有没有旅客、障碍物等。18节车厢,来回走上两趟后,老李在开车前5分钟,站到了发车指示器前,列车一切安全,老李按下手中的按钮,司机在看到老李发出的开车信号后启动列车,满载着旅客的K967次列车出发了…… 就要退休了,昨天老李才有时间给自己的工作算笔账。每月16个班,每班办理接发车作业26列,在站台上每班行走20多公里……一年192个班下来,共要走3840公里。32年就是12余万公里,相当于围着地球赤道走了三圈。 送走了早上的第一班车,老李回到办公室,摘下大壳帽,帽围已经被汗水打湿了。北京青年报记者意外地在老李的帽子里发现了一张被塑封起来的列车时刻表。“这可是我的宝贝,发车的时刻表都在上面,我是接发车组长,所有人员的安排我的心里都得有数,这张纸可管用了。”提到退休后的生活,老李说还没有想太多,他说在铁路干了一辈子,一定会常回来看看,看看徒弟们的成长,看看车站日新月异的变化。 文/本报记者 王薇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