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9年姚明离开国家队,顺境看阿联,逆境看阿联,绝境还是看阿联。易建联已经成为中国篮球稀有的一颗“独苗”,而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个人能力高出其他人一筹。 中美男篮对抗赛 宁做凤尾 更能见精神可贵 职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加剧,巨额资本的不断注入,让CBA联赛变得繁荣,却也变得更加浮躁。很多已经成为球队当家主将的年轻球员,对于体育本身的竞争意识和追求,相比从前已经无法同日而语。 对于大部分俱乐部的核心球员来说,每年拿到两三百万的收入并非难事,他们只需要保持自己的水平,便也可以在联赛中收获一份不错的数据。激励他们不断突破和挑战自己的外力越来越少。 近年来,也有一些欧洲球队向中国球员抛出了橄榄枝,但相比对抗和竞争更激烈、上场机会得不到保证、且收入更低的欧洲联赛,几乎没有人愿意选择离开CBA这个早已经熟门熟路的温床。“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也是当下大多数球员的写照。至于NBA,能够有机会进入他们法眼的球员本就有限,而即便被NBA看重,也需要俱乐部放行,其中充满了变数与麻烦,而且看起来也并不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一位曾经被NBA球队看中的中国球员,曾经在私下表示:“去那里打球赚钱不见得比NBA更多,而且你拼命努力还不一定能够得到机会,打得不好还要被人天天骂来骂去,谁愿意去谁去吧……” 而正是在这样故步自封、贪图安逸的大环境下,易建联的选择也更加显得可贵。他并非不知道选择这条艰难的道路,将伴随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而这些挫折和坎坷,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性发生,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选择。 这是对自己的挑战,更是对中国篮球的激励。 从此之后,NBA当中将再次出现来自中国的面孔,无论他顺利或坎坷,在职业生涯的晚期还能够走出自己熟悉的环境,去挑战充满险恶的未知,对于身后的年轻球员,理应会成为一种鼓励和榜样。 易建联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甚至还时常有记者抱怨他在接受采访时总是说话断断续续。在今年奥运会所有比赛结束之后,易建联留下了一句:“之前总是说路还很长,但其实一晃一晃很快就过去了。” 他知道自己脚下的路,已经没有身边那些后辈那么长了,所以每一步,都要走得用力一些。 结语: 没有人知道易建联的第二段NBA职业生涯,终究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或许焕发青春,或许没落沉沦。但人们会记得,有那么一位曾经饱受质疑的老将,29岁,义无反顾地向自己的极限发起了一次冲锋。 成功只有一种,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本文系腾讯网独家稿件,版权归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