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智力发展比较好,学业表现非常有些的儿童或学生,叫法不尽相同,有人用“天才”,有人用“神童”,国内的学术界用“超常”比较多,而在台湾香港等地则用“资优”。 有人问我,我国从事“超常教育”也超过30年了,为什么到现在拿诺贝尔奖的也只有屠呦呦? 这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必须要用很长的篇幅来详细阐释。而这篇文章,我不做过多的说明,只陈述一些我在欧美的见闻,谈谈“心理健康”与“创新”的关系。 如果把创新看成是杰出人才的标志的话,那么“心理健康”与“创新”就显得十分矛盾。从统计上来说,“心理健康”就是要“正常”,也就是要和大多数人一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一个社会适应良好、易于与人相处、情绪稳定、有自制力等。而“创新”则要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显示,具有高创造力的人往往表现出“怪僻”、“孤傲”、“自负”、“脱离现实”、“荒诞”、“冲动”、“不好相处”、“偏激”、“缺乏责任心”等特征。若想成为一个有创新的心理健康之人,是不是太难了点。
在美国,我曾参观过一些学校,也在班里听过各类学校的课,在他们的班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各种表现。这里的表现可不是规定的行为表现,而是自然的流露。例如,上数学课时,有的孩子可能在看小说,而另外的孩子可能会在电脑前上网,甚至有的学生还趴在桌子上写作业。当时我十分不解,因此与对方老师交流。对方的回答常常是,“如果他正在积极思考,至于什么姿势有什么关系呢?”或者说,“这些内容对他来说已经没有问题了,他可以做他自己喜欢的事,只要不妨碍别人就行。” 想想我们的课堂,仍有不少的学校要求孩子们在上课时把手放在后背。更不用说允许什么小动作了。难怪,中美学业成绩比较时,我们的孩子分数遥遥领先,而到了成年期,大家都在哀叹“创造力”不足。原因何在,因为我们太要求我们的孩子们“心理健康”了,太不能容忍“异常”行为了。很多超常儿童除了智力超常外,淘气捣蛋也是很“超常”的。这些孩子在普通的班级里常常被我们的老师们当成“另类”。
为了给这些有“另类”表现的孩子们提供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我们开设了超常儿童实验班。然而,在从事超常教育的老师中,有不少人本身对超常儿童的认识就不足,教育方式和方法根本就不适合用于超常儿童。 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有更大的包容性。当社会的“心理健康”范围有足够大时,“超常”或“创新”才能变得自然。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