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上海高校智库、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监管改革"高层论坛在同济大学举行。 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球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当前中国金融面临了两大类重大问题,一是如何推动中国金融结构性的变动,来构造一个大国金融体系;二是基于这样的结构性变化带来的风险特点,如何构建一个与大国金融体系相匹配的金融监管架构。"前者是基础的发展,atv,后者是基于基础发展的监管模式。金融结构发生了变化,风险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风险发生变化就呼吁我们监管结构要进行一些调整,这也是当前中国金融面临的两大任务。" 此前,针对中国的金融监管架构改革的模式引发了市场的热烈讨论,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可以构造一个像英国英格兰银行,或者像美联储那样超级的央行来统帅整个的中国金融监管。 当前中国金融业单一分业性时代正在慢慢结束,那么基于分业性金融时代的"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模式是否也需要被"大一统"的模式所取代呢? 吴晓球今日表示,"大一统的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在吴晓球看来,目前"一行三会"的金融架构还是合适的,大方向没太大的问题。 根据《风险评级与平衡监管》监管核心理论,监管都是基于创新之后结构发生变革,开奖,风险发生了变异,才要发生调整的。吴晓球将风险分为五大层级:第一层是企业个体投资盈亏,这部分对企业来说是风险,对社会来说并不是风险,从监管角度来说,这部分可以不纳入监管。第二类是难以对冲的重大亏损,第三类是具有外溢性的亏损风险,例如金融机构的亏损已经涉及到储户了;第四类是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安全的风险;第五类是必须剔除掉的风险。 吴晓球认为,当前"一行三会"之间有监管风险分层监管的功能,进行了分工。"银证保"监管部门主要负责第二类和第三类风险,人民银行负责第四类以及第五类的风险。 "当前需要改革的是监管微观结构功能层面的问题,对于公共监管设施是需要进行调整,需要从金融监管功能的角度来改革我们目前金融监管架构。"吴晓球认为,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属于"大的结构没太大问题,小的功能出现了严重的错位。" "金融监管不可以风险全覆盖的监管,我认为应该是平衡监管。"吴晓球强调,平衡监管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给金融创新留下空间,平衡监管也包含着金融的效率要提高,"如果说一种监管把金融创新严重地束缚住,这个国家金融就没有生命力,因此我们要留下足够的空间,让新的业态出现,包括互联网金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