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黄牛回收到的月饼票数量仅为往年的20%甚至10%,而且出货更难。为了抓住中秋商机,黄牛开始转型——改收各类在线购物卡、大闸蟹券,甚至是米、油的礼券。 秋风起,“月饼节”将至,吃货们探讨哪家月饼好吃,黄牛们则关心哪种月饼票好倒腾。 然而,今年的黄牛在中秋前夕回收到的月饼票数量仅为往年的20%甚至10%,而收到月饼票后,由于各类管控的加强,黄牛们的“出货”也比以往困难。 以往每到中秋将至,阿娟只要坐在一家大型超市的门口,一边玩玩手机,一边聊聊天,每天就可以轻松收得约150张~200张月饼票,然而这几年,由于相关规定使得月饼票作为中秋节礼品的流通率降低,和阿娟类似的黄牛们每天可以收到的月饼票寥寥无几,有时候坐个一整天连10张都没有。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调研和采访后发现,随着收货和出货两头都变得更加困难,月饼票作为“硬通货”的成色大减。 为了抓住中秋商机,黄牛开始转型——改收各类在线购物卡、大闸蟹券,甚至是米、油的礼券,以弥补月饼票上的损失。 锐减的月饼票 中秋节是除春节外最具节日气氛、最受重视的传统佳节,月饼也寄托了人们的团圆思念。因此,中秋节也被戏称为“月饼节”。但很多人都会遇到“吃月饼的人不买,买月饼的人不吃”的境况,这描述的就是每逢中秋节,月饼(票、券)作为礼品被频繁转手赠送的现象。大部分月饼(票、券)都在A到B、B到C的流动中,却不是在人们的团圆餐桌上。 不过这几年因为相关规定出台,月饼票作为中秋礼品的流通率大幅度降低。 这“苦”了黄牛们。黄牛们每年都有业务高峰期,中秋节是其中最大的高峰期之一。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日前多方暗访后了解到,黄牛往年一天收取100多甚至200多张月饼票不在话下。好的时候,以5折左右收入,再以8折左右售出,只要转个手,就可赚到三成左右的利润。一般情况下,每100元也可赚取10元~20元。一个中秋节下来,黄牛们可以借月饼票赚到数万元利润。 据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的数据,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5万亿元,同比增长4.6%;包含月饼产品的糕点面包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5%,利润同比增长34.5%,收入和利润大幅领先其他食品制造业。 尽管月饼票近几年的生意不如以前火爆,不过多少还是可以收到一些。然而,开奖,今年的中秋节,黄牛们却异常郁闷——收上来的月饼票数量锐减。 “如果说我以往一天还可以收到100张或者几十张,那么今年我一天最多只能收到10张,很多时候连10张也收不到。根本就没有货啊!”阿娟说起月饼票就一通抱怨。她还给记者展示了她一天收获的寥寥数张月饼票,然后又拿出一叠约30张的月饼票——这是她耗时多日,好不容易收到的总量。 在记者暗访中,大部分黄牛的状况与阿娟相似。 “收货”难“出货”更难 令“黄牛”们内心更加焦虑的,不仅仅是“收货”少,而是“出货”如今也越来越难。 “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找‘下家’出货,如果‘下家’不收货,那么我们收取再多的月饼票有什么意义呢?”做了多年“黄牛党”的老林如是说。 根据诸多“黄牛”的反映,月饼票的“出货”是讲究“业内规矩”的。比如,有些看着高大上的五星级酒店月饼票,根本没有“收货”市场,因为酒店方并不愿意回收月饼票,所以很多“黄牛”完全不愿意收这类月饼票。某些大的连锁面包房的票还是可以“收货”的,这类品牌连锁面包房的“收货”价格约为6折,“黄牛”一般用4折左右“入货”,赚取差价;在上海本地,“最值钱”的票当数杏花楼这种老字号大品牌,“黄牛”愿意5折多收取,然后以7折甚至8折左右的高价“出货”。 老林和阿娟手上都有一本“宝典攻略”——是各大品牌以及同品牌但不同细分系列的月饼礼盒的“出货”价码。 “今年出货也挺不容易的,有些品牌月饼的‘下家’收货价格降低了,我们的利润空间就少了;有些客户会直接团购,团购的折扣甚至和我们出货的折扣差不多,这样一来我们就没有优势了。”老林坦言。 管控的加强,可能是造成“黄牛”们出货难的一个原因。 据业内广为流传的“花头经”,有些食品生产厂家会自行从“下家”手中回购自家月饼票,假设其发出1000张月饼票,自己回购500张,相当于减少了50%的生产备货与库存。厂家什么也没有投入,还可能赚差价。 今年,相关部门对于月饼的安全监管加强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