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生态景象” 楼市是今年以来最热门的话题,一二线城市在去库存和信贷支持下,成交量上升明显,随之而来的则是供需出现变化,例如北京,近期就出现购房者需求明显上升,难以购到合心意的房子,这背后也有由于高价地导致楼盘“高端化”,从而出现市场结构性问题。同时,地价的上涨也导致企业出现经营性困境,增收不增利,这也是摆在房地产企业的一道难题。走出去或许是一个选择,近日万科就收购了伦敦写字楼,不过,房企走出去也需要注意相关的风险。 导读 对于供应端的缺口,多数受访者认为,仍然需要时间来进行弥补。短期的契机在于,传统的“金九银十”即将到来,有业绩需求的房企,或将在此时选择加快供应节奏。 “那个项目排号的人很多,光是‘关系户’,比例就达到1:3。”8月中旬,开奖,程女士看中北京北五环外一个即将开盘的新房项目,由于担心排号的人太多,便托相熟的朋友向开发商询问,能否通过运作,保证在开盘时买到一套。几天后,朋友给出了上述回复。 这让程女士一筹莫展。在此之前,她看了四个类似的项目,面临的情况相当一致:价格偏高,排队人多。 8月以来,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忽然变得紧缺起来。一些新房项目的排号数量比推盘量高出一倍,甚至更多。二手房交易价格也出现上涨,在一些热门区域,业主惜售和坐地起价的情况已经出现。 在这背后,是一个略显畸形的市场。土地价格的偏高,使北京楼市出现明显的高端化现象,这不仅放慢了市场整体供应节奏,也使得刚需和改善型产品变得稀缺。而市场需求中的主力,恰恰是这类购房者。 同样不能忽略的,还有另外几个大背景。房企在经历了“丰收”的上半年后,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信贷宽松的背景下,投资渠道缺乏的现状没有改变;追涨心态出现……这一系列偶发或必然的因素,共同促成了这轮非理性的小高潮诞生。 “稀缺”的房号 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能很好地反映出。石景山区某在售项目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市场不太好的时候,很多买房人通过各种关系来询问,寻求打折;市场好的时候,这些“关系户”只求能够买到房,并不关心价格。 该人士有着近10年的操盘经验,在他看来,今年上半年市场最火的时候,似乎还没有如此。反而是最近,“为了保证摇上号,有些人愿意多出几万块钱”。 从表面上看,这种现象并非毫无由来。此前有媒体报道称,8月27日,门头沟区的“金地华晨”项目摇号,情景是“几百号人争一百套房子”。同日,昌平区的“万科翡翠公园”截至排日,有购房者因未能排上号而与销售人员争论。 这种情绪似乎已传染到二手房市场。链家地产青年路某门店经纪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该区域的一些优质小区,房源和购房者的比例多在1:5以上,有些小区根本没有房源。由于价格上涨较快,业主有着明显的惜售心态,部分业主坐地涨价。 链家研究院的报告指出,今年8月,“房源不足”、“资产配置荒”、“业主强势”是北京二手房市场上的热词。在某种程度上,8月的市场表现比3月(市场高点)更激进,成交价格呈“跳涨”态势,8月第四周(8月22日到28日)的成交均价为49102元/平方米。 对于房源的稀缺程度,该机构指出,8月第四周新增客源/新增房源为5.19,每套新增房源对应着5.19个需求。 受此影响,业主表现十分强势。8月第四周,北京新增二手房源挂牌价为51666元/平方米。大多数进行了调价,且在调价中,涨价占比高达80.2%。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增加了30多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为了在快速上涨的市场中控制购房成本,客户不得不加速决策,平均周度看房量持续下滑,成交周期明显缩短,成交量持续增加。 供应骤降的逻辑 今年以来,北京房地产销售规模不断攀高,到4月达到成交高点,随后的5月至7月,又因市场的自发调整逐渐下滑。到了8月,市场却出现“紧缺”的表象,令业界始料未及。 亚豪机构研究总监郭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抢房”的现象不太正常,其根本原因是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 亚豪机构的统计显示,今年8月,atv直播,北京商品房新增供应套数为4191套,环比骤降56.0%,创最近6个月以来的最低。若剔除商住类项目,8月纯商品住宅供应2011套,环比下降39.0%,为最近5个月以来的最低点。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