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好了,入廊费却收不上来 地下管廊:看不清钱途 华夏时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为了改变城市里一下雨就"看海"、城市道路三天两头"开膛破肚"的模式,地下综合管廊成了各地争相建设的香饽饽。 《华夏时报》记者发现,仅今年以来,就有肇庆、柳州等多地开工了综合管廊项目,一些城市已启动相关建设工作,一些城市则公布了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如今这项"埋在地下的百年工程"俨然成为"稳增长"的"利器"。以每年建设8000公里和每公里造价1.2亿元估算,综合管廊每年可带动1万亿元投资。 不过,和建设的热忱相比,已经建成的管廊却面临着有廊不入成摆设、入廊收费困难等尴尬。 "发改委和住建部没有确定国家层面的收费标准,让地方政府和人大确定各地标准,这就导致落地困难。比如说电信、移动,这都是央企,在原来管线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既没有法律的强制要求,又没有强力部门推动,凭什么让开奖直播们花钱入廊?恐怕最后还是得中央财政补贴。"中国建设会计学会秘书长王春龙告诉《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目前很多城市盯着综合管廊投资这块"肥肉",铆足了劲向中央财政申请补贴支持,但对运营收费制度设计考虑不足,有"先建了再考虑运营"的心态,这或将带来一系列问题。 收费机制缺位 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印发《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各入廊管线单位应向管廊建设运营单位支付管廊有偿使用费用。不过,国家层面的标准缺失,让地方在确定入廊费标准时犯了难。 "现在主要难点在于,地下管廊标准及入廊收费标准该如何确定。"湖北省襄阳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敬东表示。 5月12日,住建部、财政部组织的绩效评价小组到达湖北省十堰市,对十堰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包括地下管廊工程计划开工量与实际工程量、PPP模式、入廊收费标准、管廊运营维护费用制度等试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进度情况。 不过,调研组发现,每公里造价近1.2亿的地下综合管廊,尚没有城市解决了成本回收的问题。很多城市尚停留在忙于考虑如何规划、如何建设,至于综合管廊建成后的运营收费问题,仍没有明确政策。 "怎样合理确定各类管线的入廊费用及管廊维护费用,争取央企性质管线权属单位对地方综合管廊建设的政策支持,制定促进管线权属单位积极入廊的配套政策规定,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几大问题。"业内人士指出。 事实上,目前的矛盾点集中于管廊建设的运营收费机制尚未建立。 从全国目前情况看,前几年进行综合管廊建设的城市,大都是由政府财政兜底,缺少明确的收费政策。"先建成了,后续运营问题再说。"一位不具姓名的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人士坦言,这或许是目前大多数管廊建设城市的普遍心态。 不过,建设好了并不代表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是管廊运营方向入廊企业收费,企业再向用户收费,还是管廊运营方直接向用户收费?入廊企业是否愿意让出这一部分权力?如何确保费用能收上来?目前从体制上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理顺。"上述不具名人士表示。 "综合管廊运营维护成本很高,因为这是一个长期工程,一旦建成,使用年限很长,所以在建成后需要有30-70年的管线预留空间,因此投用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入廊率较低,收取的维护费无法满足综合管廊的运营维护要求。"王春龙表示。 据了解,运行管廊收费模式比较早的广州大学城综合管廊项目,向管线单位收取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其中,管线入廊费参照各管线直埋成本的原则确定,对进驻综合管廊的管线单位一次性收取入廊费,按实际铺设长度计收;管廊日常维护费根据各类管线设计截面空间比例进行分摊。其每年收取的日常维护费用约200万元。其中,约100万元用于人工费用,100万元用于综合管廊的水电费、维护费,基本可实现运营管理收支平衡。但随着设备的老化和人工成本的增加,日常维护费用明显不足。此外,收费够维持目前的一般运营,至于3亿—4亿元的建设成本的收回则遥遥无期。 所以,尽管建设任务重,但收费机制这一综合管廊建设运营中的关键环节问题不解决,恐怕麻烦会在后续陆续爆发。 地方博弈 收费艰难,地方政府也是有口难言。 "因为没有政策或相关法律,全靠地方政府制定收费措施,就会存在缺乏标准和强制力的问题。"王春龙表示。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