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月1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5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39.8万份,较2014年增长5.3%。 其中,2015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抗感染药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1.3万例,占2015年总体报告的36.7%,占总体报告比例较上年下降1.5%。不过,与2014年相比,2015年抗感染药报告数量同期增长1.2%,严重报告同期增加16.6%,增长水平高于2015年总体病例报告增长水平。严重报告构成比与2014年(4.8%)相比增加0.7%。同时,抗感染药报告数量仍居首位。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医院取消门诊输液,能够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抗生素等抗感染药的滥用,对降低抗生素危害及药品不良反应上有积极作用,并且一定程度上利于医保控费。 抗感染药报告占化学药近半 《报告》显示,201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39.8万份,较2014年增长5.3%。其中,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39.3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28.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县级覆盖率达到96.6%。 食药监总局表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是一个国家药品风险防控水平和能力的体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增加,并不意味着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报告数量永远只是实际发生不良反应中很小的一部分。 “相反,报告数量增加,特别是严重的和新发现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增加,说明本港台直播们发现药品安全风险的能力增强,本港台直播们就可以采取措施有效防控这些风险,从而更好地实现用药安全的目标。”食药监总局方面表示。 《报告》显示,按怀疑药品类别统计,化学药占81.2%、中药占17.3%、生物制品(不含疫苗)占1.5%。抗感染药报告数量仍居首位,占化学药的44.9%,较2014年降低1.3%,报告比例已连续6年呈下降趋势。 记者了解到,抗感染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药品之一,但其严重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及微生物耐药性等问题引起的危害一直广受社会关注。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抗感染药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1.3万例,其中严重报告2.84万例,占5.5%。抗感染药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占2015年总体报告的36.7%。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抗感染药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抗生素报告占65.4%,合成抗菌药报告占14.5%,与2014年抗感染药报告的构成情况无明显差异。 多地出台门诊输液限制性措施 记者注意到,注射剂不仅在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的注射剂占比高,在整个2015年化学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的占比也一直是居高不下。 《报告》显示,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剂型分布中,注射剂占61.3%、口服制剂占34.7%、其开奖直播制剂占4.0%。注射剂所占比例较2014年增加3.5%,口服制剂比例降低1.5%。 值得注意的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70%以上。 食药监总局表示,静脉输液是高风险、高获益的临床用药方法,起效迅速,易于调节给药剂量和速度,可恒定维持治疗所需的药物浓度。如能合理使用,静脉输液的临床获益大于风险。 食药监总局同时指出,过度使用时,静脉输液的风险则明显增加,甚至可能超过临床获益,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及经济损失。国内绝大多数医疗机构都有门诊输液,门诊输液几乎成了中国老百姓的就医习惯,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输液好、输液快”的错误认识和就医习惯。 “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食药监总局表示。 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等多地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以遏制抗生素的滥用。 比如,7月1日起,除儿童医院外,江苏省46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将统一实施新政: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2016年底前,江苏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门诊全面禁止静脉输液。 据了解,相关措施已取得一定成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从取消门诊输液后,医院的抗生素处方率从13%降到了7%。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比率也明显下降。 每日A股操作策略和涨停股都会在本港台直播的微信号里发布,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laochengucanhui )关注本港台直播的股参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