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新锐:转型领跑步履疾 本报记者 陈广照 钱晓虎 代烽 江南丘陵,寒气逼人,一架无人机悄然升空。 爬升、突防、盘旋……灵巧的“空中鹰眼”很快完成对“蓝军”前沿及纵深目标的空中侦察,抵近潜伏的侦察兵林持灿果断呼叫火力支援,给“敌”致命一击。 农历鸡年的脚步临近,记者一行来到陆军第1集团军某旅采访,正赶上旅里组织指挥保障演练,一股浓烈的硝烟味扑面而来。 “近两年来,随着数字化新装备批量列装,我们旅成为现代化新型陆军的探路者。使命如山,谁能怠慢?”正在组织演练的旅领导说,“全旅数十种新装备,涵盖百余个专业,没有现成的样板,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从机械化到信息化,跨越有多大?“以前,侦察手段很单一,只能获取数公里内的情报;现在,依靠先进装备能获得百公里外的信息。”作为侦察兵,林持灿用直观形象的比喻说。 “以前,优秀步兵的标准是大嗓门、铁脚板、满手茧;现在,一个合成步兵营就有十余个兵种、数十种专业,战士们都得掌握多种技能。”登上新型装甲指挥车,四级军士长曾荣华这样回答我们的提问。记者眼前的新型指挥车,内部空间是整齐的各型通信和指挥终端。一字排开的显示屏上,数百公里内的地形、路况、水文以及兵力部署等战场态势一目了然。 “新型步兵,是一群插上信息化翅膀的‘钢铁侠’!”说话间,atv直播,我们乘坐的战车已开始突击。越过沟坎、翻过障碍、蹚过水坑,强大的8轮驱动技术让铁甲身躯如履平地。 “没有新装备心急、有了新装备心慌。”一边操作指挥网,曾荣华一边向记者介绍当初的窘迫。靠“吃老本”玩不转新装备,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为此“好几天没睡着”。可曾荣华也有自己的绝招——问!“问,要问透,问到别人不耐烦,问到后来师傅们见了我就想跑。”曾荣华笑着调侃。 正是这求知若渴的“问”,让曾荣华和战友们在短短的半年内顺利完成指挥网络系统构建攻关任务,编写完成13万字的《信息系统训练指导手册》,为新装备形成作战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第一步。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们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用打仗的姿态,争分夺秒地完成了800多个课目的联调联试,发现并解决问题2200余个,采集各类数据3万余条。不到一年,指挥控制、情报侦察、火力打击等作战要素初步实现“互联互通”! 夕阳西下,营区周围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可官兵们却丝毫没有回撤的意思。偌大的训练场上,闪动着官兵奔走忙碌、埋头苦练的身影。 “有了信息指挥系统,不等于具备指挥能力。”训练场一隅,正在测试电台新功能的旅长朱大治坦言,“现在,各型武器平台高度聚合,如何攥指成拳,考验指挥员的素质。”过去一年,旅党委加快脚步,制定刚性学习训练机制,采取模块编组、能力升级、随学随考等多种形式,逼着机关干部从头学、从严练。去年年底,近百名机关干部成功考取了关键岗位操作手资格证。 在合成三营采访,营长郭学亮正在忙着解决演练中发现的问题。他介绍说,营前面加“合成”二字,意味着集装甲步兵、炮兵、侦察兵、工兵等诸兵种于一体,“一个营就是一支独立作战力量。”但如何适应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战争?他坦言“挑战巨大,来不得半点松懈”。 “没有别的捷径,只能在打仗中学习打仗!”谈起去年11月的实兵演练,郭学亮两眼放光。当时,他率领合成化“蓝军”与某特战旅展开防卫与破袭对抗。在昼夜连续较量中,他们运用无人机、红外、雷达等多种新型侦察手段,发现并摧毁红方20多个要点目标,j2直播,在近百个点位上灵活调配运用各种火力,坚守4天3夜,成功化解了红方一次又一次攻击。 “以前的夜战,需要用各种照明弹把天空照亮;现在,只需把侦测器材切换成夜间模式。”在“编余”营长张春雷看来,这场对抗凸显了信息化装备的威力。为什么是“编余”?张春雷笑着解释:合成营改革,营级岗位编制压缩,很多干部“在岗无编”。但是,在张春雷眼里,只有“编余”的干部,没有“编余”的工作。去年,他用4个月的时间,解决了困扰部队多年的不同信源、不同类型情报信息融合难题。 “只要穿一天军装,就谋一天打仗的事。”张春雷的话道出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共同心声。去年以来,旅里共有数十项技术创新、重难点课题攻关成果出自“编余”干部之手。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