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某摩步团领导组织官兵进行军史教育 夏云亮摄 长春10月6日电(记者王天德 秦富梁)“这样的野外驻训让我再累也值得。” 7月,跟随陆军第16集团军某部“平江起义第一团”在长白山麓野外驻训的记者,和红一连新兵柴明杰一样感觉新鲜: 头顶烈日,小分队要在实战背景下完成数昼夜野外生存训练,没有规律作息时间,没有给养,敌情、袭扰不断,攀登、滑降、跳水、破障等科目轮番过…… “现在,我们的单兵作战技能训练从打仗能救命的真正技能练起,”团长车长生对记者说,“真要打仗了,敌人不会跟我们讲人性化。” 野营帐篷“散乱”隐蔽,车辆装备隐于“无形”。夜间行动不知口令,随时会被不知哪里冒出来暗哨“拿下”,跟随这个团驻训几天,记者一直有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迫压感。 像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休眠火山,蕴藏着巨大能量,却又悄无声息。这个经历过大大小小5000多次战役战斗的红军团,在改革强军的新征途上,坚持从严从难从险锤炼战斗作风,为手中武器装备“淬火开刃”。 “训练要像敌人对我们一样狠” 刀在石上磨,兵在苦中练,训练场是部队官兵在营区的主要活动场地。在“平江起义第一团”,营区训练场区别于“竞技体育场”,射击训练设置动态显隐目标,战术训练突出红蓝对抗对战等,一切贴近实战。 “400米障碍训练,‘快’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我们在平时训练中,又尝试加入了一些任务科目,比如通信联络、火力点清除、战场救援等,”五连连长卜明辉说,“岗位不同,战法也不同,因为战场不会统一划线。” 训练项目的复杂化表露着这个团作战理念的变化——以前是一门心思捉摸比武拿名次,现在是全神贯注研究对手、研究打仗。 1986年出生的卜明辉在当战士时通过选拔参加了原沈阳军区组织的“猎人集训”。在一次穿越沼泽训练中,他脚上一处伤口感染化脓,整个左脚肿胀得变了形,如果不割开放掉脓水,就很难走完全程。 按规则寻求帮助将要被淘汰,卜明辉迅速从背囊里取出刀片、缝衣针,自己割开伤口挤出脓水后,用针一针一针地缝合伤口。 白线进去红线出来,血一滴滴地从线上往下掉,atv,豆大的汗珠子砸落地面.....处理完伤口的他咬牙和队员们一起走完了余下的10多公里路程。 得益于训练上较真、叫狠、训战一体,那次集训,卜明辉成绩优异,被原沈阳军区评为“优秀猎人”“优秀狙击手”“特等狙击手”。 如今,成长为连长的卜明辉经常对自己带的兵说:“打仗时,敌人不会因为我们遇到困难而留情。训练要像敌人对待我们一样狠,才能在战场上活。” 战斗精神是无法通过先进的武器装备凭空产生,而只有通过艰苦卓绝的训练不断砥砺才能获得。 在“平江起义第一团”,记者可以找到多个“卜明辉”。正是这些年轻的官兵在改革强军的大潮中以身作则、戮力前行,团队战斗力才得以不断攀升。 近两年,这个团先后被上级评为“践行强军目标先进单位”“基层建设先进团”“后勤全面建设先进单位”。 “对抗不设难设险,我们怎能发现短板” 玉瓷之石,金刚试之。演习作为战争的“预实践”,是部队军事工作每年的重头戏。 “时间越来越长、情况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是“平江起义第一团”官兵对近几年演习的一致印象。 令记者意外的是,让官兵更屡屡吃不消的,却是这个团平时的实战化对抗训练。这是因为,它比演习时的实兵对抗更难、更严酷——团内分组对抗由于对彼此了解,每一次都比演习中的“假想敌”部队更难缠。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直播,上级在驻训地组织“胜任岗位比武”,这个团已悄悄拓展加入了分队对抗内容,提前为下一阶段的演习做准备。 “对抗不设难设险,我们怎能发现短板”。“平江起义第一团”政委周晓波说,“仗来了,躲不过。无论哪里的对手,我们都得立足装备,激发战斗血性,想方设法打好。” 哲学家亚瑟·叔本华说过,我们若凭信仰战斗,就有双重的武器。记者发现,论武器装备,这个团在全军算不上出类拔萃,但官兵克难攻险的血性和精气神,足以在全军冒尖叫号。 去年10月底,科尔沁草原“勇士-2015”实兵演习硝烟弥漫,这个团和扮演蓝军的某机械化步兵旅进行了一场全方位较量,各营都受领了任务。 3营正面主攻力量是7连,目标是1号高地。在连队刚下车准备向“敌”发起冲击时,突遭敌设伏步战车袭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