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最新披露,民贷天下接入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树立起了透明合规经营的标杆。 回想近期,老牌P2P平台红岭创投宣布,接下来三年将逐步清盘,彻底退出网贷业务。 同为广东地区大平台梯队的民贷天下与红岭创投,发展之初皆为众人所赞。然而,随着监管的严厉和行业的竞争,两者筑起了一道“分水岭”,民贷天下一路高歌猛进,红岭创投却黯然退场。这也反映了在大合规的前提下,行业两极分化加剧。 接下来,我们就以这两家平台为例,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行业指出一条正确的发展路径。 业务:小额分散vs大额标的 从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联合多部委共同公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到2016年10月份一行三会联合17部委正式下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始,行业的合规发展已经成为所有P2P平台的核心工作。监管为网贷行业定下了两道红线,希望行业朝小额分散、普惠金融的方向发展。 作为华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国资平台,民贷天下自2014年上线就被行业内誉为“根正苗红”。从上线开始,平台始终将“合规”理念深耕于经营之中。 在坚持合规、普惠、责任的经营理念下,民贷天下于2016年进行了小额分散业务模式的布局,主动完成了转型,形成了针对小微企业的小贷、有车一族的车贷以及针对工薪族和蓝领消费金融为主的资产业务,并在全面覆盖珠三角地区的同时,将触角伸向了长三角地区,同步发力和服务于实体经济领域。 与民贷天下不同,红岭创投作为P2P的早期创业平台,业务发展则采用了较为激进的“大单模式”。 从2015年初,红岭创投就开始了一场“类银行模式”的转型,“操刀者”是一批来自商业银行的新团队。开发大额标的使得红岭创投赶上了网贷的黄金时代,交易规模实现了大幅的攀升。根据红岭创投公开的年度报告,2015年,红岭创投累计成交额变成了1052亿,全年新增905亿,这样的增长甚至超过了它前几年的总和,令其他平台望尘莫及。 然而,改走“大标”模式的红岭创投,已与市场要求相离甚远。这便成了这家老牌平台清盘的“导火索”。在现有监管政策的指导下,红岭创投的网贷业务模式不符合监管,走上末路就成必然。 模式:刚性兑付vs线下直营 互联网金融平台从早期的跑马圈地到如今的集团品牌化,流量一直是各家平台使尽浑身解数争夺的资源。红岭创投就曾以“刚性兑付”的模式给平台带来了很多流量。 在发展初期,红岭创投便推出了本金先行垫付制度,投资人投资的借款标逾期后由网站风险准备金进行垫付。在当年行业缺乏监管、良莠不齐的粗放发展阶段,红岭创投的这一打法无疑为平台自身的发展积累了相当大的品牌知名度和人气,也引发行业其他平台的效仿。 但是,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网贷业务最火爆的时候,有些平台会用互联网的流量模式类比,认为只要能够拥有足够多的用户,最终可以通过流量变现盈利。但这在P2P行业里显然是不行的。目前除了少数类似蚂蚁金服、京东等几个电商巨头能够靠这个模式支撑以外,其他P2P平台鲜有这个能力。” 事实也如此,刚性兑付这种模式让平台自身压力山大。据周世平透露,平台每个月正常的费用支出超过一千万,最大的支出是垫付成本。 随着监管落地,“小额直营”和“去刚兑”渐成网贷发展主流。大部分网贷平台要想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要靠线上垂直细分的场景或者线下人力去挖掘资产,这两种模式单笔额度小,加上人力和运营上的投入,就要求平台对细分市场的理解要深入,在人力和运营上要不断精耕细作,才能获得稳定的收益。 以民贷天下为例,平台采用O2O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atv,借助线下的直营业务团队发掘优质借款人,经过严格的风控审核和抵押程序后,将项目供给线上投资人。同时线下分公司全部采用直营模式,风控条线实行垂直管理,贯彻审贷分离、集中审批的方针,有效杜绝了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结语:网贷企业进退之间应合规为上 虽然,红岭创投的退出消息给网贷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但需要正视的是,红岭创投的退出是在逾期垫付、合规监管等重重压力下做出的无奈选择,这是红岭的选择,也是市场竞争之后的必然结果。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