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票据市场价值、防范票据“黑天鹅”,由人民银行牵头筹建的上海票据交易所(下称“票交所”)8日正式上线。 多名票据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全国统一票据交易平台落地,未来票据将成为中国货币市场新的“标准化资产”。票交所则将成为除股票交易所、期货交易所、本外币交易所之后的第四类交易所。 虽然票交所的注册规模仅为18.45亿元,但未来却要面对交易规模达百万亿级别的票据市场。2016年以来,被曝光的票据大案就多达6起,累计风险额超百亿元。而票据市场隐藏的“黑天鹅”有多少,更是无人知晓。除此之外,票交所上线前,一些区域性的票据交易中心已经形成,要统一票据市场交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综上所述,如何杜绝票据大案发生,充分释放票据价值、统一市场,是摆在票交所面前的一场“攻守”之役。 攻:票据功能得以释放 央行数据显示,2015年银行间票据交易额为102.1万亿。票交所的成立将对百万亿级票据市场产生深刻影响,释放出票据巨大的投资价值。 就在票交所挂牌两天前,央行颁布了《票据交易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为票交所“铺路”。《办法》指定票交所为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并由央行对票交所的运营进行监督管理。 业内人士表示,《办法》勾勒出了票交所交易制度的轮廓,标志着票据正在向标准化资产迈进。 票据理财平台票据客的首席执行官(CEO)洪其华表示,票据将越来越趋向于“标准化资产”,随着票据法的进一步修订,票据资产将能吸引更多的合规资金关注,成为资金配置的首选资产之一,规模将有序扩大。 他认为,随着票交所的价格发现和融资功能逐渐呈现,商业汇票市场将得到更多的资金关注,也将反向促进中国商业信用体系的发展,商业票据会成为更多企业的融资首选。 但是,票交所要打造为全国统一票据交易平台,首先需要面对的即是一场开疆扩土攻坚战。纵观我国票据市场格局,当前基本上是自发式市场,各种交易壁垒、信息不对称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票据市场的资源利用效率。 票交所上线前,已经出现各地扎堆设立票据交易中心、分割市场监管的现象。例如,已经批准设立的京津冀票据交易中心、武汉票据交易中心、深圳前海金融票据报价交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等。 “我想强调的是,票据交易平台是全国统一的,而不是区域分割的。说得更加明确一点,首先它是全国的,不是区域的;其次,它是统一的,不是分割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开业仪式上表示。 某国有大行资深票据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潘行长此番讲话,矛头可能直指区域地方票据交易中心。 上海金融学会票据专业委员会会长肖小和撰文表示,票据交易所的建立将打破目前票据市场格局,形成基本以法人为参与主体、纸质票据托管电子化、信息集中透明的集约化市场组织形式,有助于突破地域和时间对交易的限制,使市场参与者获取更加全面真实的市场信息,atv,建立全国范围内的、高度集中化和统一化的市场形态。 据悉,票交所系统一期试点机构共43家,包括35家商业银行、2家财务公司、3家证券公司和3家基金公司。发起人包括央行清算总中心、中国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 根据工商局的企业股东信息,票交所共有29个股东,吸纳了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农业银行(601288,股吧)、浦发银行(600000,股吧)、中行、光大银行(601818,股吧)等子公司入股。 防:构筑大案防火墙 回顾今年的票据市场,发生在银行间转贴现市场的纸质票据大案是票据业务风险重灾区。农行、中信、天津、宁波、广发、工行先后爆发的6起票据大案,累计风险金额高达108.7亿元。 如果将银行开具承兑汇票理解为“票据发行的一级市场”,当企业持票到一家银行贴现后,票据便开始在银行间市场流转。这个市场可以看作票据的“二级市场”。上述6起票据大案中,有4起发生在转贴现“二级市场”。 这个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催生出为银行做票据撮合交易的票据中介,它们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帮助银行牵线搭桥。作为信息中介,本来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2015年下半年,一些不规范的票据中介自己充当银行,做起了“期限错配”的生意。本应留在央行清算系统内流动的票据交易资金,便在票据中介“期限错配”的主导下流出央行清算体系而不受监控。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