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监管官员解析险资举牌逻辑:“友好投资人”道路走得通) 上周末,曾因“万宝之争”等热门事件而引发广泛关注的保险资金,再度陷入舆论漩涡。不过,一位监管官员在非公开场合却解释,举牌是因环境变化等面临的新问题,称“资产(配置)荒使得保险不得不走向权益类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恒大人寿“快进快出”、前海人寿举牌格力电器及安邦举牌中国建筑等保险资金投资二级市场的具体案例,前述监管官员也表达了明确的态度:不支持短线操作,而“保险资金作为友好投资人”这条路走得通。 对于市场谈“险资”色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保险业内人士,也就保险公司举牌、收购上市公司的内在逻辑、资金运用的合法性等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低利率环境催生险资举牌 随着市场利率步入下行周期,“资产配置荒”环境下,保险资金增加权益投资配置成为一大趋势。在此背景下,近年来,险资举牌已经成为新常态。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相关案例多达30余例,投资金额数千亿元,因举牌而引发的风波,让上市公司对“险资”爱恨交加。 前述监管官员认为,险资举牌是近年来市场利率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新问题。 对此,北京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几年保险资金的资产累积速度比较快,同时传统投资渠道收益比较有限。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寻求低估值、低市盈率的股票投资,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而言是正常行为。” 某保险资管行业人士此前透露,截至三季度末,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达到3.95%,折算全年收益率大概是5.3%。未来一段时期,低利率、“资产配置荒”依然存在,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新的挑战。 记者注意到,从险资举牌的集中标的而言,银行、地产行业蓝筹股颇受青睐,这与此类标的普遍具有的安全性高、股息率高、波动性低等特性不无关系。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记者:“险资谋求的是长期稳定收益,atv直播,直播,现阶段的资产配置选择空间并不是很多,适当提高在二级市场业绩稳定的大蓝筹股投资配置,对于险资而言是大势所趋。险资偏好举牌的公司大致为四类:估值低、股息率高;拥有大量隐蔽资产;有国企改革或重组预期;股权相对分散。险资通过举牌高分红公司,实质就是以杠杆使用低成本资金持有高分红标的,达到提高收益的目的。” 在会计准则的层面上,“通过不断加大持股比例,高于20%后可以实现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入账,这样既能规避股票价格波动对账面资产的影响,又能分享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一位注册会计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从“偿二代”角度而言,列入长期股权投资、加大蓝筹股投资都能降低“偿二代”下的资本消耗。据悉,一旦被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该风险因子进一步降低,联营合营企业为0.15,子公司更是只有0.1。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股票的风险因子分别为0.31、0.41及0.48。风险因子的降低意味着最低资本要求的降低,也就意味着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高。 此外,监管政策的放开也为保险资金举牌松绑。去年,保监会放宽了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将投资单一蓝筹股票的比例上限由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5%调整为10%”,按照政策规定,保险公司持有单只股票的空间加大,这也为保险公司举牌优质上市公司提供了条件。 险资可以是“友好投资人” 基于上述内在逻辑,尤其是对“资产驱动负债型”保险公司而言,举牌是以更为激进的投资模式获取利差,以满足对于现金流、补充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内在动力。 对于险资举牌行为,监管的态度并非是“一刀切”。上述监管官员指出,对于恒大短期股票炒作,监管明确表态不支持;对前海人寿增持格力电器,不支持再举牌;中国建筑申明欢迎安邦举牌,说明保险资金作为友好投资人,这条路还是走得通的。 从举牌资金来源上看,高结算率万能险产品占据了相当比例,也引发了市场对资金来源合法合规和流动性风险的疑问。 太保寿险董事长徐敬惠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保险无论是传统、分红、万能还是投连险,都是较为成熟的主流业务,也是保险资金的正当合法来源。” 徐敬惠指出:“从保险监管来看,保险资金运用的途径和比例、准备金计提、偿付能力等方面,都有较为全面和严格的监管要求,引导行业着眼于长期的价值增长和稳健发展。”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