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忠书法作品 “自古读书写字大多为了功名利禄,写得一手好字也是为了科举考试。而我却对一位布衣书家深为崇敬,他名唤邓石如。回顾历史,诸多留名青史的书家都依仗了他们当时的社会地位,而邓石如却从未入过仕途。他全凭自己出众的文学素养在书法史上添下了独属他的浓重的一笔。”邓石如身处“乾嘉时代”,社会稳定昌盛,生活显得平静和缓。他没有怀才不遇的牢骚,没有雄心伟略的天下情怀,只是看淡世俗,自甘寂寞远离红尘。恰是这淡如清水的人生态度反衬出了他对书法狂热的执着。 在王宝忠看来,这种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的热爱才是最纯粹的,最值得敬重的。“再过几年,我也到了退休的年纪。我希望可以凭一己之力,辟一处幽静之所,品茶读书,把墨会友。不宣传,不盈利。只给志同道合的好友们一个可以切磋畅谈的地方,也给自己一些充实美好的时光。” 其实,说起对书法的热爱,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习书的王宝忠,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极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态度:“1987年,j2直播,我准备结婚的时候,全家人都在帮我奔忙。那时候计划经济,我的母亲几经周折才帮我要到一张买冰箱的条,非常不容易。在我和未婚妻去买冰箱的路上,我看到有人在出售黄寿昌的书法作品。真草隶篆四条屏,让我只看一眼就陷进去了。在和卖主攀谈的时候,还得知他的母亲正躺在胸科医院等待手术费,出售作品是为了救母。8000块,在当时绝对是笔巨款,但我还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把买冰箱的所有钱买了这四条屏。当时,所有的家人包括我现在的妻子都不理解我,但为了我与这字的缘分,为了卖主的孝道直到现在我也不曾后悔。” 如今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王宝忠总是和学生们提起他对于孝道的理解。“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是以仁爱、弘毅为核心思想,而仁爱弘毅的核心又落在一个"孝"字上。”王宝忠认为,教育是身体力行的感染而不仅仅是宣之于口的说教。所以许多年来,他默默把自己心里坚持的理念逐一都落在行动上。 “了解我的人可能都知道,我这个人只有"冬夏"没有"春秋"。脾气直来直往,表现的也是最真实的自己。”在朋友们眼中,王宝忠做起事来雷厉风行,重感情讲义气,这样的人和书法艺术联系起来的景象,大概常是情绪饱满地挥毫泼墨。但事实上,王宝忠对待书法却没有这么情绪化。 “书法看似随意,但每个笔画里都能看出时间的痕迹。用了多少工夫,笔墨是不会骗人的,绝不是你喝点酒刺激一下感官就可以蒙混的。阴阳相合的中国书法教给人的不是激进,而是平和。我在书房里挂了龚望先生的"豁达"二字,时刻提醒自己平衡心态。何为大智若愚,何为大辩若纳,所谓"难得糊涂"也正是看透了舍得的关系。”王宝忠对于情绪的管理,并不见过分的克制,只是笔墨修行,时间洗刷,多年的书法追求让他把曾经总爱示于人前的锋芒藏于空谷。 “其实,我依然很固执,直播,就是喜欢字画,愿与它肝胆相照。”这便是现在的王宝忠。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