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8日讯 (记者 陈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天共同发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研究书系》首批成果。它们是“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研究书系”的首批5种图书,包括:《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议程》、《减少不平等与可持续发展》、《性别平等的可持续发展》、《饮水安全与环境卫生可持续管理》和《重振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 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正式通过《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包含一套涉及17个领域169个具体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指导未来15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客观评估中国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未来需要做出的努力,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议程》指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明确的5P(People, Planet, Prosperity, Peace, Partnership)理念中的人本、地球、繁荣、和平与伙伴关系五个维度,不仅是认知的进化和深化,更是国际社会认同文明转型的理性升华。全球发展的基本格局,已从1980年代的南北两大阵营演化为当前的南北交织、南中泛北、北内分化、南北连绵波谱化的局面。过去40年,各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存在相对地位固化和绝对状态进步的境况。我国在“生态文明”上的理念创新与制度创新对于全球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减少不平等与可持续发展》指出,中国在减少不平等进而不断向前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上,重点探索建立经济社会协调运行的新机制,不断舒缓和解决不同社会人群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突出矛盾,控制和消除各种不平等的现象,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与进步。在具体实施上,中国政府通过主动引导、多方合作、舆论宣传等途径,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项目标而努力。同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依靠科技创新及其推广应用来实现消灭贫困、减少不平等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精准扶贫以及收入分配的顶层设计过程中,基于大数据的科技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新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有助于更为精准地识别社会中真正贫困的人群以及导致其贫困的原因。在这种技术与地理空间定位技术相结合后,就产生了大数据和大地图相结合的政府决策系统,能够帮助政府精准地做出对抗贫困、减少经济差距和缩小社会平等的决策。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推进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加强与国外政府机构、国际组织、企业、研究咨询机构、民间社会团体等的深层次、宽领域、多方式的交流与合作,共享各方的经验与教训,共同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一模式可以给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饮水安全与环境卫生可持续管理》指出,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依旧严重。在如此严重形势下,中国走出了一条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之路。《重振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指出,发达国家援助国和新兴援助国的对外援助模式大相径庭,未来多边开发机构的融资需用全球价值链理念来开展,中国在参与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时应秉持“六大原则”,即:和平发展原则、合作共赢原则、全面协调原则、包容开放原则、自主自愿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性别平等的可持续发展》指出,性别平等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性别平等目标的设定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主要原因在于,国际社会逐渐意识到充分发挥妇女的潜能对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妇女和女童仍旧面临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因此,想要改善妇女和女童的生存状况进而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应该首先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并增强妇女和女童的权能。而中国促进性别平等目标取得的成就为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性别目标夯实了基础。 作者:陈郁 ,atv,j2直播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