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原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入,一些披着“红外衣”、操纵基层政权的黑恶势力被打掉,基层政权进一步稳固。扭转社会治安形势的同时,政法队伍的形象也明显改善,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相关受访者表示,打黑除恶是一项长期斗争,应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打击成果。 截至目前,太原市打掉的51个黑恶势力犯罪团伙中,披上“红外衣”的黑恶分子就有6名,涉及2名县区人大代表、2名县区政协委员、2名村主任,还包含税务局工作人员等5名“保护伞”。对这些披上“红外衣”、渗入基层政权的黑恶势力进行打击,有力净化了基层政治生态,稳固了基层政权。 太原市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汪凡表示,腐败和黑恶势力犯罪历来相互交织,黑恶势力在腐败的滋养和权力的庇护下发展壮大,又逐渐向经济领域扩张,向政治领域渗透,形成新的腐败。二者在闭合式的灰色链条中源源不断输送非法利益,破坏政治生态。 太原市通过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持续推进,及时铲除了一批戴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治光环和把持基层政权的黑恶分子,把持基层政权等黑恶势力犯罪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促进了政治生态的持续好转。 随着打黑除恶斗争的推进和深化,直接促进了社会治安形势的明显好转,百姓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迅速提升,也改善了政法队伍的形象。 万柏林分局局长史水鸿表示,目前万柏林区城中村警情和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0%多,“八类案件”显著下降。“太原全市去年重大刑事案件只发案20余起,在往年,仅有80多万人的万柏林区一年就有20多起大要案件,打黑除恶以来,去年万柏林区发案仅6起,今年截至目前只有1起。” 太原市公安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刑事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12%,查处治安案件同比上升46.3%,毒品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50.3%,32起现行命案全部告破。 社会治安形势呈现出整体好转态势,前些年百姓反映强烈的“摆场子”等治安乱象基本绝迹。2015年太原市群众安全感全省第一,满意度增幅全省第四;2015年度太原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在全省考核中排名第二,被授予全省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先进市。 相关受访者表示,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变革和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黑恶势力蔓延的土壤依然存在,其变换手法、规避法律、逃避打击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必须总结斗争经验,建立打黑除恶长效机制。 “建立黑恶势力犯罪线索常态化摸底排查机制。”雷毓智表示,对容易滋生黑恶势力犯罪的区域场所和行业领域开展常态化摸底排查,并形成机制,同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 万柏林分局将“打黑除恶”和“城中村”改造工作结合起来,建立了领导包村制度,分管局领导带队组织派出所所长、责任区刑警队长和社区民警深入“城中村”,召开动员会,强化黑恶线索排查和治安乱点清理整治,对涉及拆迁征地、敲诈勒索、强揽工程等涉及“城中村”改造的违法犯罪,建立黑名单制度,密切关注,一旦发现违法犯罪活动就立马出击,加上坚决依法打击。 汪凡认为,建立政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常态化同步上案机制意义重大。监察机关对重大黑社会性质案件提前介入,把好证据关、批捕关、起诉关,能够确保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司法机关提高诉讼效率、及时有效审结案件,能有效避免一些黑恶势力被“打小”“打散”。 纪检机关同步上案,保证案件侦办与“打伞”同步进行。在采访中,张志勇专案组民警表示,案件的顺利破获得益于公安部门和纪检部门的同步上案协调机制。通过组织公检法及纪委等部门召开案情通报会,统一了思想,为案件顺利侦办创造了条件,短期内就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张志勇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一网打尽。案件侦办效能较之以往有了极大改善和提升。 作者:胡靖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