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近期频现,也是储户的心头大患。在整个诈骗实施环节中,储户向不法分子转账汇款是最关键的步骤,但储户存取款、转账汇款都是个人自由,银行柜员即使认为客户存在被诈骗的可能,也无法强行阻止交易。作为储户资金安全最后一道防线的商业银行,有没有什么方法来减少客户被骗的风险?北京商报记者获悉,目前已经有银行建立了外部欺诈系统,通过大数据防止电信诈骗,如果客户被骗通过银行系统汇款,系统会进行预警拦截。 “如果一名50岁以上的客户一人来办理转账汇款业务,且手持电话,神情紧张、言语激动,那么该客户极有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以往,针对电信诈骗的防范,商业银行只能依靠柜员的个人经验来判断。若客户不听劝阻、执意汇款时,银行也往往只能选择报警,让民警来劝阻储户。尤其是在电信诈骗花样翻新的今天,犯罪分子往往会指导储户开办手机银行或网银,利用电子渠道直接汇款转账,银行的最后一道防火墙便会失效。 不过,大数据的兴起让商业银行拦截电信诈骗有了更可靠的途径。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工商银行研发并投产的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使电信诈骗防范工作从依靠柜员个人经验,转变成信息化、科技化的精准拦截。 根据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安全保卫部经理孟浩介绍,该系统收录了来自工行内部国家职能部门、境外反欺诈组织和境外有权机关、国际金融同业等方面的信息,全部是已发风险事件或国家职能部门认定的违法违规等风险信息。 在收录这些信息后,银行按照业务风险防控的需要进行了科学分类和风险评级,并与银行相关业务系统对接,在业务办理过程中进行实时预警筛查。目前,该系统已覆盖工行境内外所有机构网点,如自助设备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 简单来说,如果客户通过该行柜台、网银、手机银行、ATM等渠道汇款,只要收款账号与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内电信诈骗风险账号匹配,系统就会自动弹出预警提示。不过针对业务具体的办理渠道,提醒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在柜台办理业务时,收款账户与外部欺诈系统相匹配,银行柜员电脑就会接到风险提示,柜员可采取进一步行动,向储户确认收款人信息、用途,并警示风险等。当用户自己在手机银行、网银、ATM等渠道汇款时,系统会显示交易失败或收款账户异常,并要求储户到网点柜面办理,为劝阻储户、告知风险赢得机会。 利用精准的外部欺诈系统,电信诈骗防范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数据显示,该系统风险信息总量已达1300万条,截至2016年3月,利用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工行全渠道拦截电信诈骗7万笔,为客户避免经济损失9亿元。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并非所有银行都拥有类似的大数据反欺诈系统,如果储户更换银行重新汇款,骗子就有可能“得手”。例如,市民王某此前曾先后两日在工行南礼士路支行、海淀支行两个网点向两个不同的电信诈骗账号汇款,网点柜员均利用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的预警实施了拦截。但后来该客户在其开奖直播银行完成汇款,最终仍造成了资金损失。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电信诈骗的防范需要公安机关、银行业、电信行业等共同协力完成,针对公安机关已经认定的电信诈骗账户,整个银行业都应采取转账汇款“黑名单”式的管理,不可留死角,公安机关也应及时更新风险账户信息,反馈至商业银行。另外,从银行业务原则来说,储户有“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权利,取多少、汇多少、汇给什么人都是储户的权利,银行无权干涉,因此,电信诈骗的打击防范单靠商业银行“堵漏”显然是不现实的,还需要加强民众风险教育,提高储户防范意识。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