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北京召开的2016年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中,各方大佬悉数登台对中国经济指点江山。其中,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因为其对于劳动法的想法而引发社会一片骂声。纵观此次50人论坛大佬发言,2016年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可能陷入多重矛盾的混乱局面。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指出,劳动合同法有问题,不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终损害了我国经济,下一步应该调整劳动合同法,体现劳资双方平衡。此外,楼继伟在演讲中表示,工资过快增长降低了投资意愿。楼继伟提出,我国劳动合同法可能是有问题的。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保护严重不足,在立法和司法层面上都有体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终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而且现在越看越明显,倒霉的是劳动者。换言之,楼继伟言下之意是现今劳动法过于偏向员工而不利于企业发展。由于其没有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的企业隐性剥削员工现象而引发网友一片嘲讽。 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提出,处置僵尸企业要起到减少过剩产能的作用,地方政府不能因为就业而保护当地僵尸企业。 杨伟民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主要是三去一降一补。处置僵尸企业,应从钢铁、煤炭先动手。同时,应由中央给予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停止各种财政补贴。大学毕业生,中等职业毕业生,农民工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开始的时候不可能是高收入群体,是低收入群体,他们是真正住房的刚需,所以为他们创造居住条件,必须要建立新的住房制度。 易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时间,有短期、中期、长期的含义。需求侧主要关注短期调整。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表示,当下官僚主义扼杀企业家精神的现象比比皆是。企业活力更多来自企业家精神。而来自政府的官僚主义,会削弱企业家精神。因此,在推进企业家精神的同时,必须简政放权。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结构性问题就是价格性问题,结构改革也是价格改革,中国政府应该在市场失效环节发挥更大作用。不见得政府定价能做得更好,例如成品油。供给侧和需求侧应该相互配合。目前由于债务和赤字较高,很多国家的财政政策空间很小。对货币政策和凯恩斯的依赖过渡,应当更加侧重对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年会上表示,最近一个月,出现所谓改革空转:领导部门忙着发文件,下级部门忙着学文件,一个文件还没学完,第二个文件又来了。这样改革空转,或者说改革成了修辞,要引起足够警惕。 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是领导决策思路的重大转变。这些年来,投资回报递减;杠杆率不断提高,已经超过警戒线。经济减弱的原因都在供给侧,人口红利消失,投资效益递减,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中国长期经济发展不应在于需求侧,而在供给侧。 国研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有观点认为去产能会影响产量,进而影响经济增速,这个说法似是而非。去产能只会影响价格和产量。 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经济很大可能触底。最近有声音唱空中国经济,这是不合理的。“去产能”必须抓紧,不能拖也拖不起。他认为“去产能”很大程度上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问题,要用改革的方式而不是照顾的方式。要警惕将大的国有企业“拉郎配”,捏在一起重组,并不能解决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按照去年全年销售面积测算,目前中国房地产库存消化需6-7个月;然而如果加上在建房屋面积73.5亿平方米的中等口径,库存消化需5年零9个月;加上大口径待开发面积,库存消化需6年零5个月。目前三四线城市化解房地产库存难度很大,但具体怎么化解,还找不到具体办法。在三四线人口净流出的地区要控制房地产用地的供给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表示,经济活动人口增速2017年将负增长,去年开始农村劳动人口转移已经为零。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保护政策,不是干预政策。2011-2012年,我国新成长劳动率每年在递减,这部分人口的递减,使得人力资本存量改善会放慢速度。因此,要尽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主任李扬指出,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上升值得关注,其隐含的风险值得关注。去杠杆会产生极强的经济紧缩,以稳定经济为第一要务的当局不可能容忍这一事态发生。 政府或央行承接债务,短期可行,而且或许是唯一出路,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长期风险甚大。 经济学家张曙光在会上表示,不能报喜不报忧。喜在结构调整有一些变化,忧在工业增长6.2%有点问题,52个行业增速负增长。债务危机和汇率风险值得警惕。需要分散决策。 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表示,目前的货币政策不能说稳健,只能说宽松,M2增速比GDP增速高近7个百分点。实践已证明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解决经济疲软是无效的。用继续靠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解决增长疲软的问题,可能会增加很多问题,带来重大风险。 前中国央行顾问李稻葵指出,中国此轮汇改的时间窗口已经关闭,应以稳定为主。 朱云来指出,现在经济需要老百姓消费,需要政府投资。7%经济增速只需要4万投资,从1月信贷数据来看,已经可以达到了,但实际却没有达到。我们反思一下,需要这么多投资吗? 大佬们的讲话看似各抒己见,其实彼此之间,或他们的讲话与现在政府主张实施的政策有很多矛盾之处: 对比周小川和吴敬琏的讲话,周小川主张供给侧和需求侧应配合,因为政府定价不见得能做好所以更需要注重需求侧情况,由此重新思考供给侧改革。而吴敬琏认为,需求侧没有问题,中国只需要供给侧改革。实际情况是,目前中国供给侧与需求侧都存在问题,供给侧生产效率低下,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增加。需求侧消费结构不合理,贫富差距过大导致市场结构扭曲。 对于刘世锦的讲话与国务院大力倡导的国企改革。刘世锦认为国企重组合并并不能解决问题。而现在许多国企正在进行重组合并的改革道路。最新完成合并重组当属中远集团旗下企业,而去年提出的核电企业合并重组与稀土行业企业重组预计也将在今年出结果。根据刘世锦观点,去年至今的国企合并改革浪潮不足以解决国企问题。 对比王一鸣的讲话与国务院提倡的农民工买房落户政策。王一鸣表示,目前三四线城市还找不到房地产去库存的有效方法,该观点与任志强的“只能炸掉”观点不谋而合。而现在国家正大力扶持农民工落户三四线城市买房去库存。根据王一鸣的观点,农民工买房落户政策不可能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问题。 对比王小鲁的讲话与央行近期的放水政策。王小鲁认为,依靠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引发更多问题。而就在今年元旦至今,央行已经连续多次通过各种手段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根据王小鲁观点,央行这样做将在未来引发更多问题而非解决问题。+ 对比朱云来的讲话与国家主张的用财政支出加强投资扶持经济政策。朱云来指出,如果投机对拉动经济有效那效果早该体现出来了,可事实并没有,这应该引起反思。就在春节前,除了政府高官外,不少专家学者都提倡扩大财政支出和债务规模加大投资力度。根据朱云来的观点,这种刺激经济的方案根本没有效果。 各种矛盾展现了如今中国经济局势的混乱,官员与学者的观点矛盾,专家与实际实施政策方向的矛盾,实际操作者观点与政府调控逻辑的矛盾。。。。。。2016年又将是扑所迷离的一年。由于牵涉过多政治因素,笔者不能发表自己观点,言尽于此,明眼人自会看懂其中玄妙。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