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面对媒体的质疑和批评已经不是一两天,过去几乎每次都全身而退甚至化危为机,但是在这一周,却陷进了跟自媒体“商业人物”的缠斗之中。 2月15日,商业人物发表文章《真相:杨元庆是合格的联想CEO吗?》,作者迟宇宙从杨元庆上任、经营业绩、联想投资价值、联想的并购、杨元庆薪酬、杨元庆团队进行了分析,对杨元庆作为联想CEO是否称职提出多方面质疑。 仅仅一天之后,微信认证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的公众号发表署名“不停的联想人”的文章《你是一名合格的自媒体人吗?》的回应文章。文章逐字逐句批驳《真相》一文,就连“商业人物”也不得不承认的数字错误,并在2月16日发布订正版的文章和致歉声明。 到这里,看似联想刚刚经历了一次舆论风波,而且风波很快平息。谁知道2月17日,“商业人物”在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收到自称受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的中伦律师事务所所发的PDF版律师函,表示绝不推卸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愿意与杨元庆对话或发表杨元庆署名文章,继续客观、公正地关注联想集团和杨元庆先生。对这份声明,联想至今没有回应。三天时间,一场IT巨头PK自媒体的大戏起承转合,似乎依然在等待大结局之前最后高潮。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看来,自媒体的崛起不仅做到了个人和大机构话语权的平等,甚至让传统的大型机构在舆论场中处于下风。个人的声音通过社交网络得以放大,传统意义上的舆论噪音已经相当于洪钟大吕。企业必须重新洞察舆论环境的变化。正如格拉德维尔在《逆转》中提到的那样,随着环境的变化,一般人看起来的优势已经成为劣势。牧童大卫战胜歌利亚的故事并非商战独有,同样包含在舆论场中。 正如虎嗅网上的一篇《联想帝国为何被一位自媒体写手给难住了?》所述,联想公关在战术层面的“反击”不可谓不迅速不坚决,但是无论怎样反击,怎样掰扯一个个具体的数据,这场公关大战已经按照“商业人物”的议程设置而展开。无论是挺联想还是黑联想,在这三天里只要以“联想”为关键词搜索,得到的都是对于杨元庆是不是合格CEO的讨论。舆论场中,关于杨元庆薪酬的争辩,迟宇宙与联想恩怨的勾陈,商业人物在万宝之争中的阴谋论,以及联想和华为的对比,都成为有意无意的看客对联想的舆论消费。 一家企业究竟怎么样,身处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色,本身就有不同的观点。从这个角度说,联想是不是好公司,杨元庆是不是好领导,这些问题不是哪一家媒体或者自媒体就能给出标准答案的。但是媒体可以决定受众怎么考虑问题。在这一点上,“商业价值”以及迟宇宙都感觉到了联想在舆论中的形象的变化。这些变化,推动商业人物的一篇质疑成为联想和杨元庆舆论危机的引爆点。 从2015年初开始,媒体陆续注意到联想手机业务在国内的不佳表现,《财经天下》周刊的《华为联想手机风云》甫一发表,即使读者身处联想和行业之外,也意识到媒体得到了联想“高层深喉”的爆料,有了联想手机业务“下滑、衰退”的印象。在1月29日的联想年会上,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表示,联想由于PC业务被压缩,手机、服务期业务暂未形成气候,联想正面临着第四道坎。尽管2月初联想发布2015财年三季报,公司业绩恢复增长和移动业务扭亏为盈成为最大亮点,但恰逢春节期间,错失了扭转舆论风向的最佳时机。 联想与商业人物的这场PK尚未结束,杨元庆也不太可能像王健林一纸诉状将自媒体告上法庭。联想集团有完善的公司治理框架和管理制度,杨元庆做CEO称职不称职,联想董事会和投资人会做出判断,而不是通过媒体质疑和舆论审判。眼下,联想集团依然要迈过这第四道坎,只不过其中多了媒体关系这一课。 作者:马建勋郭淑怡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