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信,在娱乐这个赛道里面,线下演出赛事也只是九牛一毛,如果我们继续深度挖掘,还有很多类似演出赛事这样快速成长的行业机会证在孕育之中,这也是蓝湖资本接下来 1-2 年里会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 教育:寻找教学质量处在行业高地的标的 去年 11 月,民办教育出现了一个非常积极的行业信号——中国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这从方向上明确了只要是非全日制、非学历的教育,企业就可以在工商登记营业范围里把教育培训放到里面,这为教育公司在 A 股上市扫清了障碍。 我个人觉得,不管是对人民币还是对美金基金来讲,教育行业会是接下来整个行业投资的热点。 上面的数据来自高盛在 2015 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服务领域的报告。这些数字背后到底说明了哪些问题?到底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此的解读: 第一点,上图右下角我们用红色框出来的圈代表的是中国民办教育的市场规模。中国民办教育市场在五年时间内将会翻倍的增长,而且从体量的绝对值来讲,有可能达到 1 万亿人民币的规模。这是一个海量的市场,能达到万亿级规模的消费市场是非常非常少的。 第二点,上图左边红色框出来了一个我认为很有中国特色的数据——相对于普通房子的溢价,中国学区房的溢价达到了 50-200%。 无论在美国还是东南亚,学区房都会比通常的房子贵一点。但中国的学区房这么贵,到底是什么原因?到底大家为学区房支付溢价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这当中有各种各样的比如社会、人文、教育制度等维度都可以来解释。 相比于欧美教育制度,中国的教育制度是比较开放和公平的。某种程度上讲,高考是一个社会体系中的上升通道,也就是说能进到一线院校便打开了人生发展的空间。反而在欧美成熟经济体里,这个上升通道已经被关闭了。 为什么学区房会这么贵?为什么中国的家长和学生都愿意往一线院校努力?高盛提出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视角,从经济收入的角度来思考。在美国市场拥有相对高薪工作的比例是 28%,差不多 4 人里面有 1 个,只要是大学毕业生,就可以拿到比较高薪工作的。但在中国,这个比例只有 10%不到,就是 10 人里面只有 1 人能拿到相对高薪的工作。 这种经济回报上的压力促使中国的家长和学生愿意去努力进更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以此分析,当我们把整个教育产业链拆分为从学龄前到 K12、大学本科,一直到毕业之后的考证,就可以发现中国教育的机会是分布在方方面面的。举个例子,为什么考证在中国特别热?考证背后到底是什么出发点?我们跟很多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和参加培训的学生交流发现,证书本身就是第二张大学毕业文凭,是找工作的台阶。 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虽然中国民办教育是一个很大的存量市场,但在其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增量市场的机会。 我拿蓝湖最近投的两个项目为例,第一个项目是培诺教育是一家 A-level 培训机构。这背后是一个很显著的跟出国留学相关的现象——留学的低龄化。从 2016 年开始,每年 50 多万留学生中,研究生及以上的占比第一次跌到了 50%以下,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人跑到海外去读本科甚至高中。 留学市场发生了变化后,就对出国考培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过去,新东方垄断了出国考培市场,占据了 30%左右的市场份额,它的核心产品是托福、GRE 和 GMAT。新东方通过近十年对教学体系的积累,做到了现在的规模。 但即便如此,从新东方的财报中可以看出,它出国考培业务的增长已经非常缓慢了,atv,现在主要依靠 K12 考培来拉动集团的业务。 我们发现,留学低龄化后,比如去英联邦国家读本科,它对考试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学生需要参加英国的高考 A-level,这就诞生出了一个新的市场。 另外一块也很有意思,叫艺术留学,我们投资了一家叫 SIA 的艺术留学教育公司。在中国的留学生里,有 10-15%的人是去读跟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那又是另外一个新的市场。 在出国考培这个细分赛道,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新的创业投资机会涌现出来。 在教育行业里面,优质供给永远是不足的,大家都在找稀缺优质的资源。如果能在教育赛道里找到教学质量相对处在行业高地的标的,创业者长期经营这块业务和投资人长期地持有它,都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创业利好:中国消费市场结构正在发生巨变 最后,回答开头的几个问题。我们觉得,中国的消费市场增长还在继续,而且增量的规模也许会超出很多人最初的设想。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