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生意正在变大,历时五六年,形成了一条繁复的产业链,有了自洽的上下游,和永不停息的鄙视链。 能够光明正大说的,当然是正面。正面永远是阳光积极向上的,比如我们要好好做内容,我们要原创、要升级、要迭代、要真善美。 但这不是全面,这就是为什么上得了台面的赢家往往只有那几个,翻来覆去就是那些案例,谈视频:一条。谈爆文:咪蒙。好像整个行业除了他们就没有生意经了一样。仔细一想,显然有问题。 02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生意。新媒体生意的本质,是低价获得流量、然后高价卖出去。无论是你用什么办法获得流量,只要成本低于销售端的价格,你就有盈利了。至于你是贩卖实体商品、还是知识、会员、广告,亦或者是转化为线下成交,其实是一件事情。举个例子:高大上的分众传媒本质就是低价把楼宇位置全部拿下,j2直播,然后再包装高价卖出去。如果去掉新媒体这三个字,那么本质其实就是低买高卖。不要觉得low,这就是真相。当然,如果去掉生意两个字,那么新媒体有非常多别的意义。不过,显然,国人更关心生意。 03 既然是生意,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第一关就是怎么低价涨粉了。比如:捆绑WIFI来增粉,机器人算法盲加,支付时关联、想办法不违规得诱导、互推、联盟、群推、广点通。以及无数奇奇怪怪但有效的方式,基本上都是使出吃奶的力气。不过台面上,大家说的还是以内容增粉。这话呢,对,也不对。邓爷爷说得好: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都是好猫。或许,过去我犯过最大的错误就是,执囿于某一种高大上的方式,把路走窄了,错过了大好时光。这都是真心话。 商战,诡道也。 04 这个世界很现实。我和好朋友说:有价值的事情往往不那么快来钱,但是来钱的事情不一定有价值。而世间他人基本只根据你有没有钱判断你的价值。他说:你才知道啊。我竟无言以对。 新媒体依然如此,过去五年,所有为新闻理想而战的斗士们,几乎,全部阵亡。“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句话好像相信的人不多了,没办法,大伙都不容易,房子,找老婆,奶粉都要花钱啊,不能靠新闻理想啊。 但仔细想来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是原创与深度,几乎是低效率的。尤其是和洗稿比起来。而99.99%的读者是不太关心真实出处的。原创与深度是个很贵的事情,一本高质量杂志,要有很多资深媒体人,他们所有对行业的洞察,都是靠钱堆出来的。一个从媒体意义上来说的好公众号也是如此。 所以这片市场最终出现了断裂。做小,能赚钱。做大,能赚钱。中间者死。 因为做小,比如一个人,夫妻两。效率最高,管理成本最低,量入为出。做大,规模效应明显,摊薄了成本。中间者,很难,要硬扛要巧劲。直率地说,目前这个行业的中间者,如果采用大军团才能打的阵地战方式,只有死,只是死的方式不同而已。 如下的案例屡见不鲜:比如本来三四个人做得好好的,用户迅速做到了大几十万,增长是200%的,拿了一笔钱,迅速扩大,有了专门的编辑部,商务部,销售部,一年过去了,本来做内容的时间都花在了管理和各种无谓的扩展上,管理成本五六倍增加,用户好像没有多多少。然后挂掉。 是的,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这话没有错。 但还有下半句:梦想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 05 当风来了,猪都能上天。 但你别老想着人家掉下来,因为上天的猪也不都是傻逼。 往往猪上了天,看到了更多东西,有了更多资源,他就变天蓬元帅了。概率上来说,十头里总有一头吧。 大号的矩阵化早已展开,收购,兼并,砸钱再造。靠抄袭赚到钱的,底价收购或圈养有情怀的,摇身一变就成了原创拥趸了。卖身上游形成稳定利益输送关系的。这些话说出来是会得罪人的,但这是真相。我们在任何一个传统行业看到的一切,都在用另一种形式重演。 不是世界欺骗了你,而是过去很傻很天真,仅此而已。 06 不过好在这是一个处在上升周期的行业。 我坚信,他依然在上升周期里,虽然媒体界从来都是唱衰,已经唱衰了三年,而这个产业迅速放大了不下十倍。 我有理由怀疑,唱衰的人要么看不懂,要么过于悲观。如果不是这两者自己还哼哧哼哧干得不亦乐乎,那就是以唱衰蹭流量了,这感觉,就像媒体唱衰房地产十余载一样。 为什么还在上升周期内? 一、甲方市场投放继续高额增加。甲方没有更好地投放渠道,即使这个渠道不甚完美,而钱必须花出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