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0 09:12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微信 /媒体 是时候,该总结一下微信公众号这 5 年的变与不变。 微信公众号又名微信公众平台,正式推出是在 2012 年 8 月 23 日。换句话说,到了这个月的 23 号,它就要迎来 5 周岁生日了。 5 年间,公众号数量超 2000 万,月活用户超 9 亿(新榜昨日透露微信最新数据)。太多创业者、媒体人伴随着微信公众号迅速成长起来,互联网也业态中也多了一个岗位新媒体编辑,商业投资逻辑中内容变现也成为了重要一环。 回顾这 5 年,变化实在太快。这一路,我一直在找新媒体的基本逻辑,也就是说在这万变之中,是不是存在一个不变的点,它不只是呈现的结果,更多的是做事基本路径与思考。 一 7 月 19 日,公众号“小道消息”发表一篇名为《你的微信公众号数据也下降得很厉害吧?》的文章。冯大辉是“小道消息”的主理人,经常在舆论指向微信公众号红利期消失时,力挺微信是内容创业者最好的平台。 而这次的文章中,他却遗憾地表示,微信公众号数据确实下降厉害,同时微信在最近的改版中,新添的“看一看”,允许定期发布文章、允许自动保存素材等未能真切满足用户需求。 第二天,“三表龙门阵”三表推送了一篇文章《裹足不前的微信》,认为微信数据下降与冯大辉们的写作能力并无太大关系,更多是微信团队的不作为,并且指出当“克制”成为微信团队的铁律时,“裹足不前”与“克制”也就只有一线之隔。 是不是微信动作变慢了,每一步开始走得谨慎到让人丝毫察觉不出进步? 二 魏武辉则在公众号“新榜”上给出了另一个观点:内容创业者做App,是时候了。 第一层说的是传播逻辑上:号 > 社交链条 > 热点文章 >…… 第二层说的是用户阅读上:内容创作者与用户强链接。 我猜测这便是魏武辉当下的投资逻辑。 正如观点所说,内容创作者与用户强链接越来越显著,其实换句话来说,是内容创作者要想着法子提高自身内容创作能力,加快内容创作速度,跟上内容变化形式;同时,对于用户的链接形式不止在于公众号,当然也不仅仅是App,还有社群、社区,其他工具等。 在这点上,前段时间刚获得达内教育 2250 万元 A 轮融资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也是异曲同工,透露出来的资金用途(加大课程研发力度和品类开发,完善教学体系,吸引优秀人才加强团队建设,并在“内容”上继续发力)也是针对内容创作者端,同样也是用户端的链接能力加强。 与其说,微信变化了,atv,更重要是说我们作为内容从业者需要更换自身的思维。 “你”的新媒体思维是不是固化了呢? 三 早在2014年,业内就存在——“内容创业已经到了瓶颈期”的说法。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内容这个行业还是内容创业者自身,走到现在必需经历的拐点。 从内容的生产角度去看,原来的拼装、到后来的专业化生产、再后来的资本入侵加快了生产速度。 当我以为从内容质量和内容生产速度而言,应该到头了,没成想,还有内容传播速度,内容激活用户的能力。 后面就又有了新媒体4.0的说法,社群时代的到来以及现在知识经济这门行当的出现。 这反映了创作者对内容从生产到传播,甚至形式各个角度的变化。 四 与内容生产相对应的便是,内容的商业化。 内容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流量。得到传统报纸、资讯网站的影响,内容变现的最初形式便是广告变现。 我还记得 2015 年末,罗振宇在某次公开演讲中劝告胡辛束、“深夜发媸”徐老师一定要卖货,并且指出了八大理由,其中包括广告对企业的戕害、卖货是结构性思维的呈现等。 自媒体们纷纷走向了内容电商之路,从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写软文,导致货卖不出去,后尝到甜羹,甚至到近两天爆出—— 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用 3 条推文 4 分钟卖光 100 辆 MINI。 无论是从自媒体的创意、甲乙双方的契合度的角度,还是用户对于微信生态下内容而逐步降低的付费门槛的角度,这的确是一个令人诧异的成绩。 期间,也有一部分内容创业者,从营销变现、媒介变现,找到了新的玩法,干起了广告公司和公关公司的买卖。 内容商业化如此繁多,你又该如何选择? 五 今年,知识经济甚嚣尘上。 更多人似乎没有注意到,罗振宇在2015年末的那场演讲中,atv直播,谈及的卖货第 6 个理由,提到了知识本身就是一门生意。 一直到 2016 年 5 月 28 日,罗辑思维独立知识平台“得到”上线了《李翔商业内参》,知识经济才开始被大家重视起来。 当时,罗振宇估计 2017 年底,知识经济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大风口,现在看来,早了半年。 关于知识经济这个市场有多大,初心资本出具的行业研究报告中,测算出合理的知识付费市场规模区间为159 ~ 480 亿元。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