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研究报告 | 万物皆可共享?一起探索共享经济的现在和未来 2017-08-19 17:42 来源:36氪 移动支付 /租车 /共享单车 原标题:共享经济研究报告 | 万物皆可共享?一起探索共享经济的现在和未来 “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仅管不长,但从uber、Airbnb到共享单车、共享衣橱,在短时间内这一概念早已家喻户晓。凯文·凯利在2015年出版的《必然》中就告诉我们“将从未被共享过的东西进行共享或者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共享,是事物增值最可靠的方式,未来30年最大的财富会出现在这一领域。”导致“共享”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涌现出了大量创业公司,开奖,出现了C2C、B2C、C2B2C等模式。在这份报告中我们不讨论不同模式的优劣,我们将主要探讨这几个问题: 共享经济的定义 共享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什么? 该领域内有哪些比较好的商业模式? 国家信息中数据显示2016年有超过6亿人参与到共享经济,在细分领域中它是怎么改变我们的? 共享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它的瓶颈在哪? 未来共享经济将向何处发展? *本文为《36Kr-共享经济研究报告》的节选,完整版报告已于36氪的“开氪”付费专栏发布。 报告摘要 共享经济是信息化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新型经济形态 共享经济最初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激活海量的闲置资源,让物品的所有者通过某一平台将物品的使用权暂时转让给他人,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为平台两端的参与者创造价值。目前,共享经济这一概念较为宽泛,除了C2C模式外还有B2C模式。在这份报告中我们不探讨两种模式的是非问题,而是通过探讨在广义共享概念下值得分析的一些商业模式,从而判断这一赛道的下一个投资机会。 移动互联的普及、大规模城市化是共享经济得以发展的驱动力 共享经济本身不是一个行业,而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的重新分配。因此,可以认为手机上网用户数量的增加是共享经济这一概念得以爆发的重要因素。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数已超过11亿人,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到80%。另外,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人群大量聚集,使得原本分散的供需双方逐渐集中,使得解决个性化需求这样的商业模式变的可行。 政策监管、法律盲区、个人征信体制的不完善制约共享经济发展 在2016年,共享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政策也连续出台,从宏观上鼓励了共享经济的发展,但各地政府出台政策存在监管多于鼓励的情况,部分规定与共享经济的发展规律相冲突。其次,共享经济是典型的互联网经济,具有跨区域、跨行业情形明显的情况,存在现有法律无法监管的问题,使共享经济相关企业处在灰色地带,存在被叫停风险。而缺乏个人征信、用户群体素质参差不齐会导致被共享物品有被刻意破坏的风险,增加企业的折旧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共享经济的发展。 我们如何理解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最初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激活海量的闲置资源,让物品的所有者通过某一平台将物品的使用权暂时转让给他人,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为平台两端的参与者创造价值。在该模式中,企业通过打造平台来连接闲置商品和人而不是生产商品,我们可以将这种模式称为C2C模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有Uber、Airbnb、小猪等。 而目前,共享经济这一概念变得更加宽泛,除了C2C模式外还有B2C模式。这类公司与C2C模式公司的不同点在于其本身并不连接闲置资源,而是生产或购置大量商品投入市场,用于分时出租并收取租金,这本质上是租赁。较为典型的例子有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睡眠舱等。 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C2C模式的优势在于其体量价值,这类平台希望连接的是整个社会的闲置资源,它所能触及的体量远超于B2C模式。而B2C模式的优势在于其参与了从商品生产到线上线下运营的几乎每一个环节,这可以保证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标准化。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不探讨两种模式的优劣,而是通过探讨在广义共享概念下值得分析的商业模式,从而判断这一赛道的下一个投资机会在哪里。 共享经济发展驱动力移动互联的成熟应用、移动支付的大良普及 大规模城市化,人群的大规模聚居使分散的供需聚集 国家从宏观层面对共享经济的政策支持 案例研究共享单车:以B2C模式,解决消费者“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