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场调研公司GfK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零售报告,其中,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零售量为1.1亿部,同比增长1%。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零售量为2.32亿台,同比增长0.4%。可以看出,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增速平缓。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会陷入沉寂。相反,上半年智能手机零售额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零售额为4848亿元,同比增长15%。由此可见,新一轮的消费升级正在促进智能手机零售规模不断增长。 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的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有趣的现象,具有“大平台”特征的零售渠道正在迅猛增长。 以苏宁为例,苏宁818购物节的前三天(1日至3日),其手机销售创造了历史记录,同比增长达到377.9%,其中线上同比增长517.3%,线下门店同比增长100.8%。 苏宁的这种增长,得益于全渠道零售,也可以说是无界零售。这反映出大平台时代的零售特点,就是需要具备打通线上线下、电商门店等多个渠道的能力,做到无界零售。 此外,小米从去年开始,强化线上能力的同时,发力线下渠道打造“小米之家”,如今已初见成效。根据多家调研机构第二季度的销售数据,小米销量同比增长70%,成功挤掉苹果、三星,占领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第四的位置。 从小米、苏宁的零售数据和京东的3C战略不难看出,大平台时代的零售竞争方式也在不断升级。GfK认为,大平台时代的参与方在追逐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将形成平台、流量、数据的多维度无界竞争。 平台,也可以理解为资源,越大的平台所拥有的资源自然越多。 而那些流量和数据,都是与平台的销售表现成正比的。以阿里、京东为例,它们作为国内最主要的电商集团,拥有巨量的资本、资源、海量的用户流量和消费数据。 因此,这类大平台在新一轮的手机零售变革中,也将是优势较大的一方。这意味着,接下来的手机零售竞争中,越来越多的资源将会向优势一方靠拢。其他资金、物流、数据、规模等处于弱势的零售渠道,将要面临的或是洗牌,或是站队。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就有连锁、运营商、独立店等在向大平台靠拢。比如三大运营商,它们不仅有自己的官网,还在天猫、京东等平台上开设官方商城,以此来加强自己的零售渠道。 而手机厂商在“大平台”时代,也需要在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同时,加强与平台的合作。就像小米,在自己开设小米之家的情况下,仍然不断加强与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的合作。 由此可见,“大平台”时代引发的手机零售变革,电商、连锁、运营商、厂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如何强化自己的竞争实力将成为零售渠道的发展重点。虽然,现阶段的大平台角力主要发生在高线城市,但这种竞争依旧会对手机零售版图产生影响,甚至是重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