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苹果官网更新了一条让人浮想联翩的活动消息:2017 年 7 月 18 日至 24 日,凡在有银联云闪付标识的指定商铺,使用 Apple Pay 来支付,即可享受低至 5 折优惠,以及高达 50 倍银行信用卡积分奖赏。与很多国内有资本支持的互联网公司不同,苹果的产品和服务一向强调利润,从未出现「烧钱」的情况。这一次的大规模补贴策略完全颠覆了中国消费者对于苹果的战略认知。换句话讲,苹果在面对中国这个广阔市场时,终于开始打破常规了。 同时,从苹果这一次的活动覆盖场景看,atv,Apple Pay 同时覆盖了线上线下,指定商户也大多为国内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京东、大众点评、摩拜、星巴克、屈臣氏、711 等等。可以说苹果这次前所未有的活动力度让人惊叹。 但是,各种 App 的红包雨早已把国内消费者那种「感受到优惠」的阈值砸的极高,而苹果的这次活动封顶补贴金额也就是 50 元人民币,这对于消费者未必能够构成巨大吸引力。这场活动究竟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验证。另外据有关数据显示,在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阿里的支付宝占比 53.7%,腾讯的财付通为 39.51%,两者合计占有超过九成的市场份额。虽然现在的苹果认识到了中国市场支付领域的重要性,但是这种补贴活动会持久进行下去吗?这到底是苹果在支付领域的一次冲锋还是一场持久的战斗? 坎坷的 Apple Pay 其实,Apple Pay 在美国可谓顺风顺水。自从 2014 年 Apple Pay 在美国上线后,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稳稳拿下美国移动支付市场第一的市场份额。然而 Apple Pay 在中国的发展却是一路坎坷。 曾经,苹果一度要求中国银联给予支付手续费利润分成,这种做法直接导致双方进入了谈判的拉锯战,经过多次沟通 Apple Pay 去年才得以在国内现身。苹果显然错过了抢占中国支付市场的黄金时间,反观当时的阿里腾讯,两个巨头无一不是通过大规模的烧钱补贴培养了用户的消费习惯,并且占领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姗姗来迟的 Apple Pay 现在开始进行补贴的战略打法是不是稍显迟钝? 另外,Apple Pay 自身的 NFC 属性决定了其面对腾讯阿里的围剿并不具有优势。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目前在日韩相对成熟,而在国内应用并不广泛,采用这一技术手机可以用作机场登机验证、大厦的门禁钥匙、交通一卡通、信用卡、支付卡等等,但是 NFC 也具有相当明显的缺陷。 首先,苹果手机在国内的使用并不具有广泛性,受限于 iPhone 高昂的售价中国的苹果手机用户还处于小众群体。虽然绝大部分用户的手机有摄像头,但不是绝大部分手机都有 NFC 模块,使用二维码扫一扫支付的用户端对于消费者来说门槛更低; 第二,二维码支付的低门槛不单单属于消费者, 对于众多商家来说,二维码付款也许仅仅需要一个二维码,或者一个扫描枪。但是对于 NFC 来说,这种支付需要商家升级自己的 POS 机,这种方式明显只能是成熟商家的玩法。 第三,NFC 支付现阶段在国内并不普及。因为 NFC 支付需要打通手机厂商、POS 机厂商、运营商整个生态链,这种事情由银行来做显然不会有像互联网公司一样的效率。从以上角度观察,Apple Pay 想通过单纯的补贴异军突起,显然难度极大。 苹果一场前所未有的本土化策略调整 而且从前段时间看,从苹果宣布任命原无线技术副总裁葛越为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之后,苹果在中国可谓动作频频。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这个职位本来就是苹果首次为中国区设立的,这充分显示了苹果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 此前,苹果公司各个产品线都是单独向苹果美国汇报,葛越上任后将统合中国区市场上苹果的各条业务线并统一向苹果公司 CEO 库克汇报。库克也在公告中表示,苹果「坚定地致力于在中国投资和发展」。顺着这条思路往下延展,就不难理解近期苹果的一系列动作。 据媒体透露,苹果公司正在考虑用户向原创作者「打赏」时,不再强制通过 App Store 的「应用内购买」机制进行。还有游戏开发者也听说苹果可能在近期修改针对打赏的规则。如果消息属实,这意味着,苹果公司将放弃将对「打赏」征收 30% 的抽成。 同时,苹果近期也宣布了即将贵州建立中国本土的服务器用于提升苹果中国区用户的云服务体验。这意味着 iCloud 未来会被国人使用的更加频繁。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