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挖财注入金融基因,李治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曾经投资过的信策数据——一家围绕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提供咨询和解决方案的公司。2013年10月,挖财对外宣布收购信策数据,信策创始人顾晨炜出任挖财总裁。 余额宝火了,陈军等几个人迅速组成“理财”业务团队,推出类似的货币基金产品。初期代销5只基金,向基金公司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支团队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在2013年11月18日首届“18理财日”前后,就将销量做到了10亿元。 到2014年,理财业务的发展之快已经超出李治国的想象。截至当年8月,成交突破100亿元。 单是做代销显然不够。挖财拥有几乎是全账户、多种类资产的用户数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顾晨炜的主要工作就是打通账户和资产渠道,把零散无章的流水表,变成一个能评判信用水平的资产负债表。在打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账户后,借助真实的负债情况和现金流,挖财才能够为用户画像。这项工作花了顾晨炜两年时间。基于此,直播,挖财正在尝试为投资者提供“智能投顾”、“千人千面”的服务模式。 在挖财记账、信用卡管家等原有软件之外,挖财相继推出“挖财宝”及“”挖财钱管家”等应用。想要记账的用户,可以下载“挖财记账理财”;有些人不记账,冲着高利息而来,可以下载“挖财宝”;那些有资产管理需求的用户,则可以下载“挖财钱管家”。通过不同成本的产品,去满足不同的需求,自然是一种吸引流量的方式。 “很多人现在做金融很直接,就做APP的推广和下载。挖财的初衷是帮助老百姓管好钱,在有了记账工具后,我们发现很多人记不下去。要让它有金融属性在里面,比如理财,是这样让用户留下来的。”李治国认为,用户除了使用工具管理现金流,还能满足借钱和理财等诉求,并不违背挖财的初衷。随着货币基金收益的下行,挖财的资产端逐渐丰富起来,陆续涵盖了机构资产和消费金融等。 与此同时,挖财对外沟通的频率也在逐渐加快。 2015年加入挖财后,王志峰明显感受到了这一变化。他此前曾就职于中国银行和国务院办公厅。作为挖财的战略VP,去年一年,他一半的时间都在出差,飞行130多次,坐了二三十趟高铁。过去这一周,王志峰也一直在路上。 他先是飞到杭州,为挖财和浙江金融办合办的一场大型论坛做前期沟通,第二天又到重庆,为挖财在当地新业务的落地做准备。之后,他又飞回杭州,杭州金融办想和挖财合作举行一个联欢“党日活动”,身兼党委书记的他也必须亲自出面。后面的四天,飞行依然在继续。 与监管机构保持密切沟通非常重要。比如挖财正在筹办的这场金融论坛,就需要获得浙江金融办的支持。同样的,在不同的地方开展新业务,王志峰都要和当地的金融办常打交道。 李治国把互联网和传统金融机构比喻成一条大河的两端,“这帮互联网人冒着舆论风险、政治风险,很辛苦地游到河的半中央,甚至游不动了,对面的人还在那招手,也不会跳下来拉你过去合作。”去年春节,他曾去美国考察了十几家Fintech公司,印象深刻的是,几乎银行的每一条业务线都有创业公司在创新。只是美国的传统金融机构较为发达,相对而言,创业的天花板较低。 在李治国看来,中国的传统金融机构竞争并不充分,市场需求更大,互联网金融整顿结束后,留下来的公司将有更多的机会。 大河两端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间点就是这两年。传统金融机构开始跳下来,做类似互联网金融公司所做的事。比如,一些银行推出“校园贷”,开办普惠金融业务,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思路如出一辙。 有一些金融机构则愿意和互联网金融公司联手。挖财曾经向一些信用卡中心推荐流量,但对方认为网上都是骗子,用户量还少。到了去年下半年,形势明显改观,王志峰的行程是很好的说明。 *挖财董事长兼CEO李治国 “小步迭代试错” 如今,“挖财宝”所在的理财事业部已经是挖财的四大事业部之一,去年为投资者赚得11亿元收益。除此之外,挖财还拥有信贷、管钱以及信用等事业部。 推出多业务线,意味着把原来一个大团队打散。类似挖财宝这样的业务之所以能够获得快速扩张,在陈军看来,得益于挖财的强执行力。有了新想法,几个人组成一支团队先去小步迭代试错;如果有不错的商业模式,结合用户反馈和相关数据,再决定是否要增加人手将其做大。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