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学生和老师的口碑传播。2014 年年初,我们的产品还处于 Demo 版本。考虑到 B 端的学校是学生用户最集中的地方,我们选择了包括北京市第八中学、北师大实验中学在内的几所重点中学,从 B 端验证。老师试用后觉得不错,就推荐给年级组长,慢慢在整个年级就推广开了。 在当时,这种学练结合、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产品很少,老师们都很愿意尝试。学生们也觉得动画教学提供了很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自发做起了传播。 这个过程持续到 2014 年下半年,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反馈和不错的口碑。也正是有这些重点中学作为背书,后续我们在其他学校推广也变得更加顺利。 在这个阶段,我们没有刻意追求用户增长,因为当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困扰着我们:课程不全。我们觉得起码也要等到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都做完,才能下大力气推广。从 2014 年 9 月第一版产品在 web 端正式面向用户注册,到 2015 年秋天,我们一直都没有做过市场推广。 这段时间也面临了质疑。不过,我们团队因为有公益背景,大家对教育的核心理念理解比较一致,都追求打磨能够提供优质学习体验的产品,所以没有太多动摇。 2015 年秋天,Apple Store第一次在中国区首页推荐了我们的产品,对建立口碑和引流发挥了很大作用。到 2016 年 9 月的一年间,用户数量从 23 万增长到 450 万,现在则有一千万用户了。我们已经连续 10 次被 Apple Store 中国区首页推荐了,随之安卓应用商店也基本会跟着做推荐,例如小米应用商店还给了我们 2016 年年度金米奖。 回过头来分析,我们在线下、线上同步都在重点建立口碑,但线下的速度肯定追不上线上应用商店这一环。绝大部分在线教育产品是刷题模式,而我们讲的是学习,「学数学很有趣」这个点,这有点儿「反差萌」。第一批初始用户会想,j2直播,你是不是在骗我,不如我自己用一下试试,用后发现体验真不错,从而会自发传播。早期用户基本上是以这种方式积累起来的。
▲ 好产品不会让学生产生「被迫学习」的感觉。 璐芳:线上产品怎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好的学习效果?在这个基础上,你们如何把握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学科的速度? 王捷:我认为要激发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能够迅速给学生正反馈。为什么很多人没法坚持学习,就是因为传统上,学习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但是大部分人没有耐心厚积,等不到薄发就放弃了。 我们的方法是利用技术手段,尽可能拉近学和用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达到薄积就能薄发的效果。譬如用户在扇贝单词上学习过单词后,在扇贝阅读 App 里可以按照自己的词汇水平来阅读同样等级的文章,同时这篇文章还能立刻把用户之前学习过的词汇标注出来,开奖,让用户感觉到自己没有白学。 临风:与线下开设辅导班和线上直播授课相比,我们的模式从前期研发到学习体验周期较长。最终的考试成绩是最直观的检验标准。 在这个闭环里,我们的把控逻辑是首先保证学习体验,让用户愿意投入时间并有所收获。在这个基础上,再把一部分产品包装成商品推荐给用户购买。这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当部分商业变现能力得到验证时,收入不能一味用于扩大销售,而是要投入到产品研发中去,同时去考量市场上用户更多的消费习惯。 在扩充学科这件事上,我们也不希望因为步子太快,导致学习体验的品质掉价。教育的本质是做品牌,而品牌一旦出现差评,是无法弥补的。 举个例子,如果好未来今天宣布要进军某个教育领域,大家的期待值一定很高,即使在这个新领域里他并非先行者,他以前的口碑依然会赢得很多关注,这就是品牌的价值。 我们希望覆盖中小学校的各个阶段和学科,但并不急于快速占领,要在学习体验的品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逐渐加速。现在已有一大批初中数学用户对我们建立了品牌信任,那么当我们拓展学科时,相信他们能够自然地迁移过来。 教育商业化,本质是产品的教育价值和商业价值高度统一,只有先塑造好产品的价值,才能进行适度地市场运营和商业模式探索。这个行业不能只讲究速度,还要对事情本身的价值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并且始终相信这件事能够产生社会价值。
▲ 教育是慢速工程,不必过于追求扩张速度。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