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中国未来移动支付的高速增长。从2015年的爆发式增长开始,移动支付近几年来就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根据易观在一份关于国内移动支付研究报告中的预计,在2019年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会突破一百万亿。 而在这个移动支付的巨大蛋糕上,根据易观数据,支付宝和微信在市场上分别占据了53.7%和39.5%份额,加起来市场份额总共超过90%。排名第三的,是平安集团旗下的e钱包。支付宝、腾讯和平安,在C端市场上,巨头垄断的格局已经形成。其他玩家,基本已经再没有插足的空间。 而与此同时,去年以来,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监管力度也在明显加强。整合、注销牌照,严监管力度也越来越大。 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深入,改变了一切交易的格局。C端用户已经近乎被充分挖掘,如果只是把支付行业的重心放在电商支付上,那么面临的,也必将是业务收缩直至被淘汰的命运。也因此,B端支付,成为部分第三方支付企业选择的方向。支付和垂直行业结合,打通行业上下游,把企业的资金、支付、结算、增值金融服务结合在一起,是在巨头已然垄断C端的前提下,一块仍然可以开拓的市场空间。 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支付+”,atv,对于基础设施逐渐完备、用户数据量巨大、数据化服务需求剧增的金融领域而言,似乎具备更大的吸引力。 但挑战,也是刚刚开始。 B端移动支付:黄金期仍在? “我们绝对不能抄袭巨头企业的业务模式。”连连支付曾表示。连连支付成立于2004年,主要客户集中在B端,目前为止,已经接入了近万家商户,累计用户超过了1亿人次。 在C端已经成为巨头游戏的前提下,第三方支付企业们,早已动身寻找新的一片蓝海。“我们并不是放弃C端市场,”连连支付总裁朱晓松说,“我们可以推出2C的服务,但是,我们推出服务后,到底有多少人在用,或者有多大的价值,都是不确定的。”在巨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中,寻找差异化的道路才能站稳脚跟。 而B端的盛宴,仍然是刚刚开始。尽管2B金融支付业务早已有之,但是,移动互联网和数据服务的发展,让企业级的移动支付仍走到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黄金期。传统行业的商户,随着移动端的普及,交易元素也快速从电子化向着移动化、互联化的方向转型。而随着信息化形式的多元化和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丰富,场景化、产业链支撑,也成为行业客户提出的更高需求。 立足行业支付,打通产业链条,提供深度服务,让第三方支付平台逐渐成为各个行业领域的强力支撑。 “线下的B端客户,其实大部分还在和传统金融体系打交道,还未享受到移动互联网化的优势。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逐渐改变线下商户,把产品和服务延伸给它们。”朱晓松说。 那么,什么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在2B领域里占据优势?在朱晓松看来,可以说,在B端,谁能提供纵深行业解决方案,解决用户痛点,谁就拥有了竞争力。 据连连支付透露,在2014年,其交易规模曾经经历了一个增长迅猛期,就是因为在这期间,连连支付做了对金融行业的布局,在产品创新上,抓住了一个行业支付的痛点。 其次,在大数据时代,真正决定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数据。微信和支付真正的壁垒是交易数据和沉淀的用户行为,以及未来可延伸的增值服务。从这一点来说,开奖,支付产品需要摒除同质化,并在数据上深入挖掘。 连连支付的B端业务已经渗透到商业领域的各个方面。目前其在国内业务布局了3条主线。一是在线支付,为企业客户提供线上支付解决方案,覆盖商旅、电商、汽车、教育、基金、保险、ApplePay等;其次是O2O支付,覆盖房产、汽车、家装等领域;第三是商户钱包业务,业务范围包含手机厂商、电商担保、大型企业平台及共享经济。连连支付打通了客户的支付渠道、资金管理、风控等方面,为B端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第三方平台考验:谁能突围? 而随着国家管控的日趋严格以及C端的巨头垄断形成,在国内的B端支付市场,竞争也逐渐走向激烈,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巨头们的渗入也在加强。微信支付的“星火计划”和蚂蚁金服的“春雨计划”,表示将大力扶持中小平台和商户。一批新的服务商在其上即将诞生,对线下商户的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尤其是二维码之争,在两大巨头之间被火热点燃。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