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监管层行业规范行动与“扫黄打非”政策的实施下,直播行业注定无法回到从前野蛮肆意的时期,而是迎来了一个漫长的整顿期。 今年5月麻椒直播爆出的女主播“黄鳝门”事件,不仅刷新了公众三观,也让监管层对直播行业内容环境的监管力度达到了空前高度。 5月24日,文化部对外公布了针对近期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开展的集中执法检查和专项清理整治的结果。文化部宣布,在检查的50家直播平台中,关停10家网络表演平台,行政处罚48家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关闭直播间30235间,整改直播间3382间,处理表演者31371人次,解约表演者547人。 而名单中关停的10家平台大多为如“千树”、“夜魅社区”等提供色情服务频踩红线的小型直播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在涉嫌提供含有禁止内容的网络表演的15家网络表演平台名单上,斗鱼、全民、9158、哔哩哔哩、在直播等规模较大、知名度交高的平台也赫然在列,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处。 直播行业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还是掉了下来,监管层放了一个大招,给野蛮生长的直播行业套上了一副镣铐。然而这还不是结束。 5月26日下午,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北京市地税局召集在京各家网络直播平台,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的内容是网络直播平台的个人所得税自查情况。据现场士透露,映客、花椒、陌陌等公司都出现在现场签到表里。直播业内都清楚,这次培训名为培训,实为约谈。简而言之,网络主播纳税的情况即将得到规范。 绿林好汉进入朝堂必然受到体制内的约束,草莽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失去“野性”的直播行业,还能独立风口吗? 直播平台涉黄、低俗乱象丛生,监管层监管从严 2016年在资本热潮的裹挟下直播行业“走上人生巅峰”,一举成为互联网泛娱乐化浪潮中的大风口。 巨头入局,热钱搅动,直播行业迎来盛世:截止2016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占网民总体的47.1%,整体营收达到218.5亿元。业界有人预测,2020年网络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元,网络直播及周边行业市场最终将达到千亿元级资金。 然而直播行业的繁华境况仅仅经过了一年的野蛮生长就迅速降温进入了尴尬的冷淡期,这其中互联网产业监管层的收紧政策与直播行业本身短暂的洗牌周期等因素或许产生了很大影响。 早在直播行业风头最劲的时期,监管层的审查管理就在收紧从严。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直播行业报告,截止2016年,中国已经有200个直播平台,3000个同时在线主播,400万同时在线人数,3亿多直播用户。 直播新秀映客、花椒、一直播等迅速抢占泛娱乐直播领域的市场红利,斗鱼、虎牙、熊猫等一梯队平台保持领跑,YY、天鸽等老牌直播平台完成整顿融合,直播市场上如同百团大战。“直播元年”里只要与直播相关的产业都体会到了风口爆发时期资本的热度。
而有光便有影子,开奖,行业盛世之下如影随行的便是行业乱象。随着直播行业的井喷式发展,泥沙俱下,部分直播平台开始提供色情、低俗、虚假等违法内容服务,网络主播频频进行涉黄、涉赌等踩红线的内容直播,消费者对禁忌内容的窥私欲与直播平台不禁止、不规避的暧昧态度使得直播行业一度成为公众印象中“黄色区域”。 据“三声”报道,2016年4月,文化部查处了26个直播平台,关停4000多个涉嫌严重违规的表演房间。 随后又出台《文化部关于加强网络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等规定,要求直播平台“持证上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加强对网络表演平台的监管。 而这一规定使得大部分直播平台丧失了合法经营资格。据悉,目前获得双证的只有YY、虎牙直播、映客直播等少数几家。
在网络主播方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也接连发布相关通知及规定,从政令上明确了主播实名制登记、黑名单、直播平台“双资质”等制度。 但是互联网直播内容的管理与监督一直是个巨大的工程,不是阶段性任务,而是伴随互联网发展历史以来就一直存在的命题。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