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电影又刷屏了。 没错,就是《摔跤吧!爸爸》,这部片名极像综艺节目的印度电影,成了5月档的最大黑马。豆瓣评分达到9.3,烂番茄也达到83,在排片不利,还有《银河护卫队》强势冲击的情况下,口碑和票房实现了史无前例的炸裂。 单从剧情上看,这部影片其实比较简单,讲的是一个根据真人真事改变的励志故事:身为国家摔跤运动员的父亲和许多运动员一样,终极梦想就是为国家赢得一块金牌,然而一直没有实现,所以想要一个男孩来继承自己的衣钵。然而一连生了四个女儿,在快要放弃的时候,他发现了大女儿和二女儿的摔跤天赋,于是开始走上培养女儿摔跤的道路。 这个看上去比较冷门的题材,实际上戳中了当下印度最热门的社会问题,说出了不只是印度人,同时也是世界上很多观众的现实诉求,毕竟在印度那样父权色彩浓厚的国家,直面女权需要很大的勇气。 在影片出来后,许多人不约而同的给《摔跤吧!爸爸》打上了女权的标签,把它看作最大的卖点。虽然全片的确是反映了印度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顽疾,但当我们先入为主的用女权主义视角代入其中,很容易会“一叶障目”,从而忽略其它重要的元素,更重要的是,从《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我们可以看到印度电影这些年的飞速发展,早已远超出我们的国产电影。 不只是歌舞的印度电影 多数人对于印度片的认知,大概来自于《三傻大闹宝莱坞》,相比于好莱坞在国内称霸院线的地位,宝莱坞在国内的人气显得比较冷清,即便《巴霍巴利王》、《我的个神啊》等影片的口碑都很好,然而观众基础比较小众。 一提到印度出品,我们的第一印象大多是“一言不合就唱唱跳跳”,以及那些超出我们常识范围的情节。可以说,国内的主流影迷对于印度片还存在认知盲区,这种偏见,让我们很少去直视两国电影方面存在的差距。 比如,在我们看来很low的印度歌舞片,实际上在全球电影市场的份额很高,在亚洲市场里,与日本伦理剧、台湾的苦情剧、韩国的历史剧相比,印度歌舞片份额占据首位。很多人都知道好莱坞,但印度电影的起步很早,目前是全球电影产量最大的国家,与之相匹配的是一套极为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2年公布的统计数据:“印度电影市场在12年售出票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6亿,电影达到了年产1602部,是同年排名第二位中国的两倍多。” 成立于70年代的电影工厂宝莱坞,几乎承包了本土电影市场,和好莱坞一样承担了输出文化的角色。以2000年为分水岭,印度电影逐渐向好莱坞靠拢,将本民族特色与工业叙事风格结合,于是诞生了《三傻大闹宝莱坞》等高分影片,虽然极为重视电脑特效技术,但并未弱化人文关怀。宝莱坞的成功,让印度的影视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也诞生了一批印度影星,如阿米尔-汗、萨尔曼-汗等。 12年以来,印度电影在风格探索上出现了明显的转向,传统歌舞片的份额越来越少,现实主义的题材越来越多,特别是对社会顽疾产生的经济文化背景的反思,受到了本土内外观众的追捧。 比如《摔跤吧!爸爸》揭露男贵女贱的性别歧视;《我的个神啊》中盲目宗教信仰背后的阴暗面;《绑架背后》反映的印度官僚体系中的贪腐问题……尺度之大令人咋舌,侧面也说明,工业体系与人文关怀并非二元对立。
我们为何拍不出类似电影? 与印度电影席卷全球市场(本土占据95%票房)相对比的是,我国的国产电影市场被好莱坞大片所占领,同是东亚国家,起步时间相近,而我们走向了与邻国背道而驰的方向。 在我们还在嘲笑印度电影的时候,atv,人家早已凭借高口碑赢得全球市场的青睐,用一个个关切时代脉搏的故事打动人心,而这样的情况出现在一个我们内心可能并不怎么重视的国家,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的差距。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