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季度,京东的净收入为7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交易总额(GMV)达18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2.365亿,同比增长40%。 而且亏损了多年的京东开始盈利了。京东2017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557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为8.673亿元人民币;2017年第一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净利润为1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净亏损为2亿元人民币。 应该说,京东的一季度财报无论看规模还是看盈利都很漂亮,那么京东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我们来看一下。 一、漂亮的财报 2017年一季度,京东实现了盈利。而且是一个季度的盈利超过了2016年一年的盈利。 从增长情况看,京东的营收同比增长41.2%;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42%;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40%。 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健康,活跃用户数字与营收、GMV增长同速,而且速度不低。 京东的经营现金流为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5%。京东库存周转天数继续维持在37.1天,履约费用率做到了7.7%,这些数字说明京东内部的运营效率不错,存货周期短,现金变现快。 还有一个第三方的数字是京东的毛利率,京东2017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已经达到了16%,而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京东高管说京东第一季度的自营业务的毛利润率增长了超过100个基点。 无论从增长、利润、运营看,都要承认京东这个季度的财报确实非常漂亮。 二、谁为这份财报做出了贡献 京东财报的靓点有几个,一个是增长速度维持了40%以上的速度。一个是利润终于上来了,京东开始盈利,第三个是运营效率提升。 速度上,营收、GMV、活跃用户数都是40%的数据虽然很好看,但是我们要看到以京东对比以前增速是放缓的。京东早期GMV增速是107%,84%。如今40%多一点的速度还是在合并了一号店以后取得的。这说明京东的增长已经开始慢下来。 目前京东的活跃用户是2.365亿,当年阿里活跃用户在这个级别的时候还保持了很高的增速,而京东已经开始减速,未来京东的天花板已经不太远了。 京东的利润提升,一方面是规模上去,议价能力增强,自营利润的毛利率上去,而另外一方面也与京东一季度减少了促销活动有关。京东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直言不讳。 履约成本的下降,除了与京东努力提升内部效率有关以外,也与京东提高包邮门槛有一定关系。京东包邮的门槛已经是99元了,虽然影响消费者体验,但是这对京东成本控制是好事。 规模上去,自营毛利率上去开了源,促销活动减少,履约成本下降节了流,京东财报就漂亮了。 三、依然不能高枕无忧 虽然京东的财报很漂亮,但是它也不能高枕无忧。我们看看京东财报中的增长,消费者数量和营收、GMV基本是同步的,而每一单的增长很少。 这说明京东增长的基础是用户数,单位用户价值并没有提升。而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直播,京东用户数量的天花板已经可以看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京东第三方的GMV都是高速增长的,速度远远快于自营,而这个季度,京东自营和第三方GMV增速差不多。自营是42%、平台业务是43%,这说明京东第三方业务基本也触到天花板。增长与自营同步了。 第三方业务很难管理,出了问题影响京东总体的剩余,京东也开始收紧第三方,转而引进官方旗舰店,所以京东未来的增长速度会下来。 而京东降低促销费用,降低履约成本虽然可以提升利润,但是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消费者体验,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数量和未来增长。在盈利和规模之间平衡也会是未来一段京东的难题。 所以,atv,京东虽然拿了一个季度的漂亮财报,但是并不能高枕无忧。未来持续盈利可能做到,但是保持高速增长会越来越难。 长期以来,京东都是亏损的,但是高成长性支撑了京东的市值和投资人的期望,如今京东终于盈利了,但是成长也看到了天花板。如今京东虽然盈利,但是毛利率还不能算高,净利润率更是象征性的,想象的空间不大。 未来京东需要解决第三方和自营的平衡问题,要解决盈利与用户体验的平衡问题。这些都不简单,京东不能高枕无忧,它要走的路依然很长。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