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社科技开发的Ganker机器人 02 文| 铅笔道 记者 连然 ?导语 去年3月,春寒未散。对着账目一番盘算过后,招俊健有点心慌。自筹的一百万所剩无多,而产品尚未成熟,融资也无音讯。 一个月后,峰回路转。九合创投的投资总监丘岳峰联系他,“明天来北京谈谈?”招俊健立马收拾行李,打包了Ganker,乘机向北。 Ganker是工匠社科技研发的竞技格斗机器人,可以被操作者通过编程控制操控,格斗对打。 8点,招俊健在北京与王啸会面。不到一小时,王啸开口,“我们投了!”随即便与招签下了TS。 得到技术出身投资人的认可,融资意想不到的顺利,招俊健放下心来。 截至今年4月底,Ganker已优化升级至第四代,可实现手势操控对战。在售中的第三代产品有两款配置,单价为2580元。其购买者中个人使用者占比约8成。 注: 招俊健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从软件开发到竞技机器人 在做竞技格斗机器人Ganker之前,招俊健有过一次短暂的创业。他和朋友一道做了款活动社交App“Z组队”,分别为用户和商家提供休闲活动组织服务、实体店活动系统。 做“Z组队”之余,他们也接软件的外包服务。2014年年底,由于未能把握准市场需求,“Z组队”下载量并不理想,仅约20万次。部分合伙人碍于前景不明,选择离开。招俊健留了下来,他想摸索更符合市场发展,也更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 某日闲逛中,招俊健被一台小型机器人所吸引。这是美国WowWee公司开发的MIP机器人,圆脑袋,符号眼,底盘是两只圆形轮。 招俊健看着这只机器人端着水杯跑来跑去的样子很是讨喜,掏腰包买了一台回家。他从小就喜欢看动画,特别是对战机甲类的动画,鼓弄着各种玩具打来打去。但玩具总归是玩具,简单粗糙,没有交互。 MIP机器人勾起了招俊健的童年记忆。它利用机器人技术重塑品类,出众的市场空间与表现也让他跃跃欲试,如今技术发达,不如自己做一款竞技格斗机器人! 说做便做。2015年初,atv,招俊健成立工匠社科技,打算从消费级机器人为起点,结合自身兴趣,开发一款以满足竞赛性为主要目的竞技格斗机器人。 招俊健的目标用户有几类,具体则分为创客群体、二次元群体和家庭互动群体等等。同时,团队在Facebook、谷歌与百度等几家国内外网站展开问卷调研,问题主要围绕大众对竞技机器人的兴趣度展开。 调研结果喜人,招俊健顺势立项Ganker。 四次迭代 2015年5月,第一代Demo开发完成,从嵌入式硬件与软件、工业结构、传感器、到前端操控软件等,均由团队定制开发。 团队将Demo投放至竞技机器人爱好团体之中,得到的反馈不尽如人意。这在招俊健的预料之中,尽管使用者可以操作这款Demo完成简单对战,但毕竟它臃肿庞大,骨架契合不稳,还运动性能差,操作反应迟缓。 4个月后,团队迭代出第二代机器,其可操控范围为100米,控制延时在10至15毫秒内。其运动控制系统、动作捕捉系统与通讯功能等也已相对完善,使用者可以操作机器人完成较流畅的动作。另外,Ganker为模块化设计,使用者不仅可以通过App编程竞技动作,还可通过自行组装出整机机器人。不过,这代Ganker离量产标准化尚有差距。 去年年初,团队做了50套样机投放到爱好团体与赛事市场,这一回,反响不错。不少使用者已经拿着Ganker办起了竞赛活动。得到玩家认同的招俊健心情甚佳,他也积极听取反馈,从耐打性出发,将Ganker部件的合金比例从20%提高至87%,并改良了电子计分系统。 去年9月,工匠社完成Pre-A轮融资,由火山石资本和浩方集团投资。
◆Ganker机器人 01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