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也好,猪也罢,风来了,你飞不飞? 文 | 宗迪 刚刚,36氪独家获悉,移动电源租赁企业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得亿元级别的A轮融资,由 IDG 资本、欣旺达领投。 而就在今晨,36氪刚刚独家报道过同类公司小电科技“斩获”金沙江创投、王刚领投的数千万元天使投资一事。(详见:)不过不同于小电科技的桌面型固定式充电宝模式(不可带走),街电科技采用的是机柜模式。 所谓机柜模式,走的是 B2B2C 之路,即由街电科技将其 Ankerbox 机柜布放在合作的 B 端(如商场、餐厅等),以解决原有出租充电宝高维护费问题。而用户在线上下单后即可取走,用完于其他点位返还即可(模式类似插桩型单车)。目前,街电线下终端有两种类型:小型单个机柜载有 6 台、大型单个机柜载有 12 台。
街电科技于咖啡馆设置的租赁机柜(载有12台的) 具体而言,用户可以通过扫描Ankerbox上的二维码解锁并借走充电宝,充电宝自带充电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街电思路神似摩拜,用户还可以在其微信公号上搜索附近的覆盖点,点击相应节点后,会即时显示B端所在的位置(支持实时导航)和相应机柜可用充电宝状态。
微信使用页面 在CTO严景看来,之所以选择机柜模式而非桌面固定式模式,atv,考量主要有两个:一是用户使用度更自由,更符合生活场景;二是独立性更高,机柜不需人工干预,属于自维护模式。 严景同时表示,街电与竞品相比的一大优势还在于背靠其天使轮投资方——海翼,因而在上游供应链上占有一定优势。36氪曾介绍过海翼这家公司,其旗下充电配件品牌Anker 在亚马逊全球卖家中好评率排名第 14,而在日亚 2016 年数码配件的top 20 中,前三全是 Anker 的产品:数据线、充电器、移动电源。 36氪曾在报道小电科技时分析到,目前各家公司对市场规模的预期都不尽相同。粗略来看,以北京25万家本地商户(餐饮、KTV、台球、亲子、咖啡等)、每个商户布放5台计算,单城有100万台需求;按照4个一线城市(与北京体量相同)+6个二线城市(北京的80%)+20个三四线城市(北京的50%),再加上公交、地铁等流动场景,加起来约为百亿级市场。 尽管该跑道上各玩家的财务模型不一,但平均20%的押金沉淀率加上30%(理论上)以上的毛利率,让充电宝租赁成为现金流良好的赚钱生意。 问题在于,除了无法预知市场上用户需求有多大外,该模式的竞争门槛有多高,也是当今市场存在的主要疑惑。 由于充电宝属标品,生产可以依靠成熟的代工厂,进入门槛不太高,所以倚重BD能力,即主要依靠机柜研发和点位布放形成壁垒。参照共享单车的逻辑,充电宝租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或将是抢点速度、资金使用效率。 严景告诉36氪,街电目前已覆盖北上广深等10余个城市,铺设充电宝数量在10万多台,而其用户数量已积累至100万,从目前产能和地推速率来看,四月份开始将以每月10万台充电宝的速率继续铺点。 而针对无线充电和快充等新兴技术是否会对其业务造成影响一事,严景告诉36氪,目前,这些技术离正式落地商用,最快需要 2 到 3 年时间,且这些新兴技术与其业务并不冲突,后续公司也会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对产品进行相应升级和迭代。 经过一年多研发和试点测试,街电该业务已于 2017 年 1 月份正式落地,其成功打开率在 98% 以上,能通过线上进行管理、自动检测损坏。 目前,街电采取前半小时充电免费,往后 1 元/小时的收费模式,提前收取用户的押金,据严景表示,目前单台设备平均半年即可收回成本。 团队方面,其 CEO 王哲, 曾担任美团上海区负责人、周末去哪儿全国商务负责人; CTO 严景曾任穆迪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海翼高级研发总监;且其团队是从 Anker 母公司海翼中独立出来的,有多年硬件和供应链背景。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