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以一分钱中标厦门政务云项目,掀起了市场巨大的波澜。有人认为这是低价恶性竞争,投标需要全面衡量品牌的综合能力,价格只是一个维度;也有人认为腾讯云准备充分,1800页的投标文件和象征性的报价,说明巨头已经意识到政务云市场的重要性及巨大潜力。因为这是继社会数据、互联网数据之后唯一未被挖掘的处女地,政府掌握着涉及民生的公安、能源、水电煤等众多公共事业领域的大数据,这张入场券价值连城。政务云市场背后蕴藏着万亿级的数据金矿,巨头涌入市场掘金,未来竞争格局将如何演变?我们不妨以行业领导者浪潮云为案例,看看它将如何出牌,以及实际落地情况如何。 一、政务云竞争加剧,时间窗口即将关闭 过去一年,任正非、马云、孙丕恕等企业一把手亲自拜访全国各个地方政府,为华为云、阿里云和浪潮云代言,开奖,可见政务云市场竞争战况激烈。 作为国内政务云第一品牌,浪潮是发力最早,投入最多的一家。浪潮依托国际领先、自主可靠的云计算核心装备,在全国投资建成北京、济南、重庆、上海4个核心云数据中心和28个地市云数据中心,为全国115个省市级客户提供政务云和大数据服务,连续三年实现中国政务云市场占有率第一。 紧随其后的华为,在政务云领域布局要晚不少。而新入局的阿里与腾讯,实力也不容小觑。今年3月阿里云首次提出了发力政务云市场的决心,腾讯更是拿出了免费的杀手锏,争夺政务云客户。 但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在今年两会期间的媒体沟通会上,释放了一个重要行业信号:“各地政府对政务云运营服务供应商的选择,在2017年将结束。”政务云的大格局即将尘埃落定,时间窗口即将关闭,未来可能留给新进入者的时间很有限。 笔者理解,政务云的市场也具有马太效应,先行者项目落地后的成效是最有利的敲门砖。你的效果和口碑越好,就有越多政府愿意接入你的服务,你的经验也随之增长,规模效应让你的定价更有竞争力,也更容易抢夺新客户。 二、浪潮云如何撬动政务云大市场?优势在哪? 浪潮能够向外发出市场的最新信号和声音,可见其作为行业领导者的话语权之重。这股自信满满的底气来自何处? 首先,浪潮在政务云市场深耕多年,丰富的行业经验、引领行业服务标准和品牌口碑上具有优势。 更懂政府需求,熟悉运作机制,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浪潮有30多年服务中国政府、行业、企业信息化的实践经验,其实,技术和渠道资源可以快速被复制,但多年积累的对政府市场运作机制和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却不容易被超越。因此在早期市场跑马圈地的过程中,凭着手中的渠道资源、行业经验与技术实力,浪潮可以迅速破冰、更好的服务项目。 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引领行业服务标准制定。在去年两会上,孙丕恕就提出了政府数据开放设想:“我国的社会信息资源80%掌握在政府手中,大部分都是高价值数据,一旦将这些数据开放,将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增长释放巨大的红利。”他多次建言献策,所倡导的“共享、开放、安全”的理念也被纳入了“总理大数据词典”。据了解,浪潮共主导、参与制定了9项国家级、10项地方级云服务行业标准。现在许多政务云项目都是参考浪潮云的实施标准来制定规范,可见浪潮云为行业标准的制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江湖大哥,分享政务云的政策红利也是必然的。 实施项目最多,从而专业度更高,品牌口碑更好。当巨头还在喊口号讲战略的时候,浪潮已凭借“业务上云—数据整合—应用创新”三步法快速攻城略地,在全国百余个省市级政府落地了政务云项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大量项目落地有助团队迭代认知,提升专业度,同时形成圈内的口碑,起到示范性作用,为后期迅速规模扩张提供了有利佐证。 其次,浪潮独创“公司+创客”的生态化打法,是一种升维思考,降维打击的手段。浪潮基于政务云市场的大数据优势,期望打造类似阿里一样的大数据生态。扶持A创客,提供云和大数据,帮助其从事应用开发;同时也吸引B创客,依托其数据生产能力,为生态贡献大数据的增量。浪潮搭建了一个名为“浪潮天元大数据网”的交易平台,以免佣金的形式吸引更多的AB创客加入到这个大数据的生态网络中来。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