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阅读、知识社群、碎片化学习……随着这些关键词的频繁出现,知识经济似乎开启了新的一轮创业周期,吸引着无数后来者入场。然而与此同时,另一种声音却不断打消着人们的这个想法,那就是“工具必死”。 如今创业者们在谈到产品时,总是刻意回避着“工具”的产品形态,而那些工具类公司更是被人们看衰市场前景。然而焦虑背后却有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工具并不会死,工具变得更有价值。 为什么有人相信“工具必死” 人们从PC时代就有“工具必死”情结。 当年装机必备的下载工具、杀毒软件以及输入法们都活在这样的生存法则之下,而且表现得非常直观,比如某款杀毒软件就被网友们自发地剔除掉了无用的杀毒功能,留下了一头可以在桌面上活蹦乱跳的小狮子。 因此人们逐渐产生了这样的印象:如果你只是一个“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那么最终的命运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成为了平台化产品链下的细分功能,要么在用脚投票中尘归尘土归土。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工具必死”的含义,即如果你的核心产品被定义被工具属性,那么迟早会被淘汰或者取代。 惯性思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延续,那些行业内的领军产品也有意无意地帮人们强化这个记忆。 当本就身处忧患的初期创业者,看到将“用完即走”当做好的标准产品之神,也开始给“QQ邮箱”的替代工具添加上游戏、支付、阅读的功能,变成了一个不在纯粹的多属性平台,谁还有自信抱残守缺呢? 于是“工具必死”更像是以下几种观点的集中表现: 1、工具只是产品初期的定位,后期发展势必需要“去工具化”; 2、工具类产品的更换成本低,谈不上留存,更谈不上深度运营; 3、工具类产品的使用场景太过于局限,拓展空间有限; 4、工具类产品的功能指向明确,很容易在需求解决之后被抛弃; 于是在这样的恐惧驱动下,几乎所有的工具类产品都开始向着“平台化”的目标靠近,社交、直播、电商这些对原本核心产品或有益或无益的功能模块,都本着“宁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的原则疯狂累积。 只是,去工具化的工具类产品也并不是悉数上岸,淹死在过河路上的产品仍然不胜枚举。 为什么说“工具必死”是错觉? 有人相信是一回事,对不对又是另一回事,而“工具必死”这件事就是许多人相信的错觉。 根据辞海对于“工具是工作时使用的器具,是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的定义我们可知,工具是一个非独立存在的概念。基于目的,工具才有了“阅读工具”、“支付工具”、“社交工具”的区分;基于需求,工具又获得了更新迭代的驱动力。 所以即便支付宝做了很多次自杀式的社交改版,甚至有几次在舆论层面上发酵为事关公司生死存亡的危机,逼得大Boss们不得不亲自发道歉信解围,他们却依然能够安然无恙地躺在人们的手机里。 这样的事实无关于人们的健忘,无关于社交网络带来的情感碎片化,也无关于人性当中的懒惰,而在于需求需要这个工具来解决。只要人们无法规避使用场景、无法跳过支付行为,那么人们的选择标准依旧是以技术功能和用户体验为导向的。 因此工具型产品,在焦虑下有很多被创业者们忽略的优势: 1、工具类产品是解决需求最直观的产品形态,无论是平台化还是注入其他元素,都无法脱离这个基础; 2、工具类产品的更多是用户体验、技术功能上竞争,而产品即是最好的运营; 3、工具类产品精简的产品形态,降低了随需求改变的成本; 4、工具类产品的功能指向明确,也不断加深用户的惯性思维。 所以真正让创业者感到焦虑的是并不是工具,而是那些“工具外壳”下隐藏的伪需求。 “工具”的价值不断被证明 对于结果导向的创业者来说,数据是最好的佐证,因此在证伪“工具必死”这件事上,我们可以在互联网市场找到合适的例证。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