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被人问起“你买房了吗?”。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大抵是:你在北京成功吗?多成功? 如果你回答“买了”,下面的问题就一定会是“多大面积?在几环?”;而像我说“没买!”则会看到悻悻的表情。 现在,询问是否买房的意思都已偏离了嘘寒问暖,它成为了一把标尺,一把成功的标尺,财富的标尺,人生的标尺。 二 2004年,我刚进《男人装》,atv,别看平时都人五人六的样子,其实办公室一群屌丝。真的和江湖传言一样——没车没房收入不到万元的人在教一群有车有房收入10万的人怎么过得体面。 一群月光族混在一起的生活还蛮开心的,每天吃喝玩乐到半夜。除了每月的截稿期像例假般的痛楚几天,那段时光用无忧无虑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直到一天,有个小伙伴买房了。 三 这个小伙伴买房的事儿,让我们很震惊,因为他是我们当中工资最低的一个。他交完首付的那天,直接走进了主编的办公室,然后和主编说:“你要给我加工资。” 主编被他吓了一跳,本能地问:“为什么?” “我买房了,要交按揭!” 于是,他每月涨了700块工资。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理直气壮,也最不可理喻地一次加薪。第一次发现,原来买房也是可以成为要求加薪理由的。 四 从那天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参加我们的聚餐,因为他不想被请欠人情,更不想自己请;再也没参加我们的刷夜活动,因为过了11点,就没有地铁回通州了,他舍不得打车;再也没有参加公司的outing,因为就算公司会报销一般的旅行费用,但他舍不得自己出另外一半……没有任何矛盾,但他就是和我们隔阂了。 每天下班,看他一个人匆匆离去的背影,我们常说:他的人生完了,一辈子就忙活儿那套房子?要是我,毋宁死! 说完这话,我们继续着“花天酒地”的月光生活,任性而自由。 在工作中,他任劳任怨,忍辱负重,无论领导有任何要求,他都会全力配合。虽然一起抽烟时,他也会小声抱怨,但无论怎么抱怨,最终难免要加一句——算了,不说了,看在按揭的份上。 每到此时,我们都会讪笑起来——你个穷鬼买的毛房子。瞧瞧我……想去哪去哪,想玩啥玩啥。老板要是叽歪,就炒了他,有什么了不起? 我们不止这么说,而且就是这么做的。 五 2008年,我要离开《男人装》那会儿,每天基本就不太工作了,就是看看股市,然后就爱干啥干啥了。 他那时候经常过来看我炒股,没事儿还问些关于炒股的知识。一天我问他:“你是又有钱了还是怎么着?忽然想投资了呢?” 他腼腆地笑笑,“没有没有……” 过了没几天他有天天跟汽车编辑那打听媒体打折车的事儿。 最后才知道,atv,他把之前买的那个四惠东70平米的房子给卖了,在东五环外换了套150多平的大房子,而且还剩下十几万,所以打算买辆代步车。 六 和我一块儿炒股的汽车编辑当时就在办公室嚷嚷:“老王!看看人家买房派,已经开始买车了!我们炒股派还在租房打车!要迎头赶上啊!” 大家听完都哄笑起来,但依然没有人觉得“两派”有多大区别。至少在我身边,更多人在北京,是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来买一套房的。所以,大家对于他换了大房子又买了车,并没有更多羡慕,不过多少也有点理解了,不像前几年一边倒的纳闷和费解。 那时妈妈常打电话来问:“要不你也买套房?家里替你首付,你自己供?” 每次我都拒绝了,说白了,我连月供都不想供,就不想被房子绑住。 前几天听广播,中科院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最不幸福的族群集中在年薪30万到60万之间,而幸福值最高的两个族群分别是年薪不足10万的,和年薪100万的。 生活就像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其他说多了都是废话。 七 创业了几年,有次回《男人装》。办公室里转了一圈,所有熟人寒暄一遍,却始终没见到那个买房的哥们儿。小声问:“他呢?离职了?” 同事说,“哦……他没来。请假了……他们家黑背生崽儿了!” “啊?他家那儿不让养黑背吧?” “他又换房子了。” “啊?” “他们家五环那房子又涨得一塌糊涂。他卖了房子,到快六环的地方买了个四合院,地儿忒大,所以养了一对儿黑背看家。” 说实话,那时我是有一点点羡慕了——住一个清净之处,养两条狗,干自己喜欢的事儿,这不就是我TM拼死拼活想要的生活吗? 而我这些年过去,上班没赚着钱,炒股也没赚着钱,创业还是没赚着钱……自己都觉得要多失败有多失败。 八 前一阵,他邀请大家去他的院子BBQ。 院子确实很大,里头有片菜地,满地跑着黑背和当地土狗的串儿。 大虾!大虾!各种大虾!他基本上是按照五星宾馆自助餐的标准张罗的吃食。 大家嬉笑打闹,不无羡慕地夸着他的投资眼光和远见卓识。他听到这些,总是举起杯子,“干!” 酒尽人散,我在等代驾。他坐在我对面,忽然说:“老王,我挺羡慕你的?” “蛤?” 也许是他喝多了,但也许是真情流露,“真的真的!刚刚他们都说我买房子买对了,可我觉得你不买房子才对了。” “扯淡!你知道多少人在羡慕你的生活吗?包括我!”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