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层用于物品标识和信息的智能采集。包括标识和传感器件,如RFID标签和读写器、各类传感器、摄像头、GPS/北斗、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等。在所有的标识和传感器件中,RFID引领了标识器件的发展,传感器中MEMS大有所为。此外,MCU作为控制核心也是物联网智慧终端的必要元素。 MCU(微控制器)芯片是物联网的终端智慧节点,嵌入式应用的核心器件。MCU是各种物联网应用的控制核心,因其高性能、低功耗、可编程、灵活性在消费电子、医疗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通信等领域广泛应用。工业控制领域(远程数据收集、安全控制、家庭自动化、环境监控)及家庭智能化领域(智能电表、家庭网关产品、智能医疗产品)相关产品的不断普及和发展,都离不开MCU 作为其控制芯片、闪存作为其存储芯片。 全球近200亿美元市场空间,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5.1%。据IC Insight预计,全球MCU出货量2015年为209亿颗,2019年有望增长至273亿颗,CAGR约7%;销售额方面,全球MCU市场规模2015年达166亿美元,2018年有望增长至193亿美元,CAGR达5.1%。出货量CAGR增速快于销售额CAGR原因是随市场规模扩大、工艺提升导致的成本降低及MCU厂商间竞争,单颗产品价格预计略有下降。
32位MCU市场表现一枝独秀的原因:性价比高,生态丰富。一方面,32位MCU相对于8位和16位芯片成本增加不多,且性能更强大,应用于各种复杂的物联网应用场景。以中国中小型家电为例,绝大多数产品追求一机多能、傻瓜操作、外观时尚,未来向智能化、多样化、安全、节能方向发展趋势十分明显,从而要求单片机具备更高的集成度和更丰富的功能,拉动32位MCU市场发展;另一方面,除单片机龙头瑞萨外,各家32位MCU产品大多数基于ARM的M0~M4系列内核,完备的生态环境、接口资源和庞大的开发者群体也成为其持续做大做强的动力。产业调研显示,基于ARM的32位MCU,未来将大概率更多的取代8位及16位MCU,成为未来3~5年MCU市场的主流。
RFID优势众多,成为物联网标识主流。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物联网感知层中用于物品标识的元件种类繁多,包括二维码、条形码、磁卡及RFID等,但是其中的二维码、条形码及磁卡等受外界环境限制较大,或读取量较小,均无法满足物联网市场发展下对于信息读取的要求。而RFID因其读取信息量大,可实现非接触识别及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等多方面优势而成为市场主流。 2015年全球RFID市场达百亿美元,步入高速发展通道。2010年以来,由于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及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推动,RFID市场逐渐升温,步入高速发展通道,截至2015年RFID全球市场规模为95.6亿美元。据IDTechEx估计,到2020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3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9.6%。
RFID应用场景丰富。RFID的应用领域包括制造、物流、零售、医疗、身份识别等,为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行业打造基础数据入口。
MEMS传感器具有小型、低功耗特点,成为物联网重要数据入口。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Systems,微机电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小型化,MEMS芯片的尺寸已经发展到毫米、微米甚至纳米的量级,各种功能却日益复杂和完善;2)低功耗,一般的MEMS传感器工作电流在毫安级别,先进技术已经可达微安级别;3)集成化,前端传感器、后端执行器都集成在一起,实现多参数检测、处理;4)智能化,系统可实现自诊断、自校准、信号处理、通信等功能。MEMS传感器的小型低功耗特点尤其适合物联网应用,成为关键的数据入口。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