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电影制作中期,华纳高层开始对《乐高大电影》信心不足,引入Village Roadshow 50%的投资,丢掉了不少利润。但制作成本6千万美元,却狂扫全球4.6亿美元票房,就算只占50%,也小赚一笔。 尝到甜头后,华纳赶紧把新作提上议程,于是2017年我们将看到衍生系列《乐高蝙蝠侠大电影》《乐高忍者大电影》,还有真正的续作《乐高大电影2》。 除了票房,乐高电影对于华纳更大的帮助,是IP生命力。 为IP拍续集,是戴着镣铐跳舞。为78岁的大IP拍续集,更是难以起舞。去年《蝙蝠侠大战超人》成绩不理想,华纳也很心塞。这次让蝙蝠侠以乐高小人的形式出现,既能保持英雄人物的热度,同时修改人物设定和原创的剧情,也有效地避免了观众审美疲劳。 “我通常对蝙蝠侠不感冒,但是乐高蝙蝠侠太棒了!” 从IMDb上网友的评价来看,乐高不仅能帮华纳留住老粉,还为蝙蝠侠圈了些新粉。 前作《乐高大电影》做得更绝:将华纳不同系列的电影角色齐聚一堂,来了一场“关公战秦琼”。能让超人与甘道夫、邓布利多相遇而又不违和的,想必只有乐高吧。 从此,乐高小人有了文化加持,华纳老树IP开了新花。因为资源的互补性强,华纳旗下的DC成为了乐高的漫画出品方;而华纳每推出一部电影,乐高会制作乐高版动画电影,开发新的乐高产品线,并推出视频游戏,而“发行大户”华纳兄弟互动娱乐公司负责出版销售,形成一个产业闭环,不得不说,双方八字真的很合。 玩具三巨头的电影厮杀:美泰芭比失色,孩之宝一招鲜,乐高蹭IP 当然不止乐高是聪明的,众多玩具公司早在上个世纪就见识到了电影衍生品的威力。1978年,《星球大战》产品线的成功,帮助肯尔公司(Kenner,1991年被孩之宝收购)打破了2亿美元的年销售额,这开启了一个玩具与影视联姻的先河。
对于所有传统玩具公司而言,21世纪的到来都意味着他们将面临来自科技与生活方方面面的挑战:孩子们本来就是善变的,娱乐休闲方式的极速拓宽,让他们沉迷于各类玩具、游戏软件和其他高科技产品。 同时,一些以廉价致胜的同类竞争对手比如美家宝、牛津积木等,正凶残地抢夺市场份额,这让已经坚挺了70多年的乐高、美泰等也一度显得力不从心,相比任天堂游戏,乐高小木块和芭比娃娃,仿佛古埃及文物一般死气沉沉。 这时候,必须要抓住一切渠道推广产品线。热门电影和电视动画衍生出了数不清的授权产品,玩具界的龙头美泰和孩之宝,早早与迪士尼、漫威等影视公司签订了授权合作,推出衍生品的同时,也为玩具打造自己的漫画和动画。他们摸着了门道:在21世纪,人们可能不喜欢积木和玩偶,但没人不喜爱故事。 玩具公司必须从生产单个玩具,atv,发展到能够创造一个完整的游戏世界观,而一向为人们造梦的电影、电视剧无疑是最好的载体,和电影世界的关联,让玩具变得更有幻想性和刺激感。只有当玩具有了人格,才能培养出品牌忠诚度。 要绑上好故事有两个途径,一是与各大制片厂搞好关系,争夺衍生品授权;二是实现自有IP影视化,生产自己的故事。
1.0版本:衍生品为王 最成功的衍生品无疑是乐高的星球大战产品线,至今仍是全球销售最好的三大系列之一。乐高甚至受启发推出了相似的系列产品“生化战士”,其故事脚本是由乐高的一个故事小组写的,可以看做是乐高自主创造的星球大战。 该系列产品推出的衍生周边,比如系列图书、漫画、视频游戏以及电视电影(由米拉麦克斯电影公司制作),为生化战士IP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和营销平台。 而1935年靠大富翁游戏发家的孩之宝,也是做衍生品的大户,与乐高不断从内部创新不同,孩之宝的策略是买买买,几次重大的成功收购,让孩之宝获益匪浅: 一个是1984年,孩之宝从日本的TAKARA公司(如今的TAKARA TOMY)收购了可变成机器人的原模合金汽车和飞机,没错,就是后来在玩具、漫画、动画和视效大片领域火爆全球的变形金刚。 1991年,孩之宝又先后收购Tonka Corporation及其Kenner Products和帕克兄弟事业部,此项收购丰富了孩之宝的产品系列,目前公司旗下有变形金刚、特种部队、星球大战等多个知名品牌,仅星战玩具在2015年就卖出了5亿元的成绩。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