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IT新闻 >

wzatv:【组图】内容付费有两个悖论,钛媒体另辟蹊径走了一条“专业付费”之路(3)

时间:2017-03-01 15:05来源:118图库 作者:118KJ 点击:
包月、包年付费订阅内容成了很多同行的选择。钛媒体平台除了自有的编辑团队,目前已经拥有近 3000 位外部内容的专业贡献者,钛媒体平台上的行业KO

  包月、包年付费订阅内容成了很多同行的选择。钛媒体平台除了自有的编辑团队,目前已经拥有近 3000 位外部内容的专业贡献者,钛媒体平台上的行业KOL数量可观。看起来也天然具备聚合KOL优质内容、供用户“打包购买”的优势。

  但钛媒体却押注了另外这条路。

  那么为什么钛媒体选择了“彭博终端”的专业服务模式,而放弃了同行们拥趸的“付费订阅”模式呢?

  ?这里面可能存在单纯订阅专栏类“内容付费”的两个悖论:1、封闭的专栏订阅是否与媒体属性的本质——“传播”相悖离?2、究竟是“内容付费,还是“粉丝经济”?

  首先,我想他们选择有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一点是,仅为一揽子文章付费是不够也不可持续的。

  互联网平台内容泛滥,泛资讯类的信息和碎片化所谓“深度内容”非常普遍,再有特色也已经无法再度吸引用户持续且长期付费。

  目前中文信息网络的知识信息泛滥已经是共识。就微信公众号而言,微信方面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平台目前已经拥有超过2000万个公众号。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每天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把置顶的公众号读完就很不错了。资讯的泛滥还催生了微信公众号“小红点焦虑症”。

  暂且不论各个平台都存在大量免费的内容阅读,作为专业的新闻机构,钛媒体免费版内容,在编辑每天精根细作、筛选优质内容、控制稿件数量的前提下,已经提供了足够深度的内容提供读者阅读。按此前罗辑思维的观点,当下抢占用户时间和注意力的红利期已过。

  赵何娟说,她之所以如此选择,很重要的一点是对行业本质的判断,不管你是什么,只要具备媒体属性的单纯内容,其商业本质都在于“传播”,而非“知识”,那么封闭的“专栏付费订阅”模式,与“传播”本就是逆的,j2直播,逆行业规律的事都不能持久。而一旦“封闭”变成“开放”传播,那么用户付费的意义又在哪呢。

  除非兼具社交功能,这就涉及到我要说的另外一个问题,即目前主要的知识付费和知识变现大部分比较成功的实践都表明,无论是在得到 App 还是知乎Live上,“付费订阅”很大程度上都是粉丝经济的产物。用户付费的意愿,往往并非因为内容本身,更多是对于KOL本人的追随。还有“粉丝”平台极强的运营能力。

  在内容产业里,作为平台方,采取这样的专栏作者的订阅模式具备极大的风险。假如受欢迎的 KOL 或者创作者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平台,转向流量更大的平台(假设微信公众平台也推出订阅服务),那么,其付费用户(粉丝)也会随之而去。失去了KOL,也就失去了“用户付费”的根基,那些不以大流量取胜的平台很容易遭到严重打击。

  仅仅马化腾一条微信朋友圈的回复,就引起人们关于“微信做付费订阅”大范围的讨论,不无道理的。

  微信拥有巨大的流量入口,庞大的用户群体,而且公众号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内容产业生态。此前,通过广告分成和打赏机制,已经有许多的头部内容创作者获得盈利。

  假如微信杀入了付费阅读领域,对于这部分内容创业者来说可能是好消息。对于读者来说,订阅提升了门槛,付费有助于筛选无关紧要的信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这对于当下许多一心打造“知识变现”的平台是会是一个冲击。

  除此之外,在基于“共享”精神存在互联网平台做专栏付费还有一个风险在于——此前在钛媒体文章《内容付费,看上去很美》中我也有提出过——内容盗版问题。

  “为知识付费”理念正在逐渐被认可,但互联网用户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视。一旦订阅内容被窃取和抄袭,这无论对于平台还是用户体验,都是严重的损害。

  别说盗版,有的“付费订阅”专栏作者自己也会在几天之后主动免费公开其文章,以供更大范围的传播。

  这也正如一位互联网内容创业者所言,作为内容生产者,需要做的可能不是呼吁读者付费,而是给读者提供有认同感的服务,把服务卖给认同服务价值的人。

  (不妨注册订购一个钛媒体专业版试试,成为钛媒体专业用户。他们的产品做得也还精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