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忘记有多久已经没有拿起过相机去拍照了,科技发展到今天,其实手机的拍照性能已经完全可以取代一般的卡片式相机,这些年来,手机的拍照像素从500万提升到2000万甚至是4000万,配置的不断提升进一步优化了手机拍照的体验。 当然手机拍照的画质并不单单只是由像素决定,还要考虑传感器面积、单像素面积、光圈大小、镜片数量、程序算法等等,不少厂商为了提升拍照性能,不断在这些因素上努力突破。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提升手机拍照体验方面,厂商们到底在摄像头上下了那些功夫。 4轴机械防抖(镜头模组防抖) 关于手机的防抖技术,相信大家一定听到过不少,比如电子防抖、OIS光学防抖、4轴防抖等等。 防抖技术的支持并不单单只是因为抖动补偿,避免照片拍糊,有了防抖技术之后,还可以通过软甲算法,增加手机拍照的曝光时间、提高进光量,从而提高照片细节、色彩的捕捉,夜拍效果也有效提升。 一般来说电子防抖是厂商们用得比较多的防抖技术,其无需复杂的机械结构,主要依赖陀螺仪和软件算法,成本较低。 (谷歌Pixel:陀螺仪电子防抖技术) 高级一点的手机则会采用OIS光学防抖技术,这种防抖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在镜片组中增加一个使用磁力悬浮的镜片,配合陀螺仪工作,当机身发生震动时,能检测到轻微的抖动从而控制镜片浮动对抖动进行一定的位移补偿,从而避免了光路发生抖动,实现光学防抖。 目前不少旗舰级也搭载该技术,比如:iPhone 7、三星S7、乐视Max、HTC 10、华为Mate8、努比亚Z11等。 当然在相机中更高级的防抖技术为CCD防抖技术,其通过传感器的浮动来进行抖动补偿,因此相比OIS光学防抖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防抖性能,但这种技术只存在于专业的单反/微单相机中,手机中并未出现。 但厂商们依然利用了这种CCD防抖技术原理发明了4轴镜头模组防抖技术,其直接将整个镜头模组“悬浮”起来,再配合陀螺仪检测机身震动,从而控制镜头模组进行位移补偿,可实现4个自由度的抖动补偿,目前采用这种技术的手机不多,小米5是首例。 另外,vivo Xplay6以及OPPO R9s同样搭载了这种4轴机械防抖技术。 (vivo Xplay6 4轴防抖) 全像素双核对焦技术 手机的对焦速度直接影响拍照时的操作体验,特别是对于喜欢抓拍的用户而言,目前的对焦技术有好多种,比如:相位对焦、反差对焦、激光对焦、红外线对焦等等。 不同的对焦技术优缺点不同,比如相位对焦对焦速度快,但对光线要求高;反差对焦对焦精度高,但对焦速度慢;激光对焦对焦速度快但距离限制明显。 其中相位对焦技术是目前高端手机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其在数码相机领域已经非常成熟,在手机上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三星Galaxy S5,此外还有MX6、OPPO R7、Galaxy S6 edge等,连苹果独创的Focus Pixel对焦技术本质上也是相位对焦技术。 而最新的全像素双核对焦技术则可以说是相位对焦的升级版,这是目前手机界内比较顶级的对焦技术,其通过在传感器上共用一个微透镜将对焦像素结合在一起,通过左右两个完整的像素形成对焦点,类似于人双眼看物体一样。 简单来说就是使得对焦面积增大一倍,进光量增大一倍,从而弥补了相位对焦对光线要求高的缺点,进而提高对焦速度。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