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此文可能会得罪我这个公号的一些订户。 蛮有意思的一件事是,我但凡提及今日头条的文章,底下留言一定有黑头条的三俗的。但凡提及知识电商的,底下也一定有留言黑罗辑思维的。 不过也不奇怪。讲实话,作为个人兴趣,我喜欢即刻远远超过今日头条。我也不太会成为所谓知识电商的消费者。买书山倒,读书抽丝,我柜子里实在有太多书压根来不及看。 所以我的订户有这种观点,应该属于“人以群分”。 但我还是想公平地说说知识电商。 我并不觉得他们会不堪到哪里。 二 首先,你要牢牢记住一件事: 知识电商是一门生意!(就不说三遍了)。 真正的有体系的教育,是很难成为一门生意的。中国过去搞过三大失败的改革,其中一个就是教育产业化。教育不是不可以成为一门生意,但整体教育都是一门生意,是注定要失败的。 能成为生意的教育,一般都是技能教育,很难是与素养有关的教育。尤其是体系化的基础教育,我看不到大规模商业化的可能。 MOOC这种公开课起初说要让大学都关门了,我当时就相当不以为然。走到今天,大部分的MOOC,早就转向了技能培训课,高校里热闹过一阵子后,也几乎没有下文。 诟病知识电商里“知识”两个字含量低,倒不算黑错——不过也要看你怎么定义知识。 但“知识”含量低,作为一门生意,其实没啥。 这件事,已经很久了。 三 我所在的四番群里,曾经有一个搞内容创业的群友,他本人在创业之前,是一个相当资深的纸媒人。 有一次,他曾经提到,在他看来,真正的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大多都是公众不知名的。他们很少在大众媒体上出现。他们撰写的文章,很少刊发在一般的大众媒体上,本人很少接受媒体的专访,他们的书,也很少是所谓的畅销书。 他当时举的例子,是几个非常有学问的哲学家,都窝在高校里安心做哲学教授,没有任何想抛头露面的意思。 这位内容创业者所说的,和著有《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的波斯纳所述,有异曲同工之妙。波斯纳在这本书中提到,一位学者在成为公共知识分子之时,通常是ta本人学术研究最高峰之后的事。 在互联网之前,当我们拿起大多数的报纸、杂志之时,其实很难说这些大众媒体有多少“成体系的知识”,就更不用谈流媒体性质的电视广播了——当然,有所谓的电大教育,但和一般电视节目相比,电大属于小众。 这位内容创业者大概觉得其实四番群大多数时候都是闲聊瞎扯淡,毫无“知识”之感,后来主动退群了。 但他对于媒体上没有真正的知识分子的论断,言虽偏激却不无三分道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 现在来看看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这四大大众媒体里最有“厚重”之感的杂志。 下图是1985年某期《民主与法制》,请注意这两个数字。一个是售价:0.26元,一个是发行量:2581858——多少?数数,近260万份! 搁今天,260万粉的公号都不算小号,260万付费订阅用户?那绝对是一等一的头部中的头部的知识付费节目。 85年0.26元是什么概念呢?那个时候,家父是民主与法制聘请的编外编辑,他本人当时已经算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月入不超过100。而今天高校里我这种小讲师,2016年从交大处拿到的工资奖金是15万(还是税金扣掉后的到手数字),也就是一个月超过1万。 85年的0.26相当于今天的26元,应该没什么问题,甚至有可能是52元(这里有个注,留在文尾)。民主与法制是月刊,当年订户也没今天这种全年订阅有优惠的说法,12个月每个月0.26,就是今天12个月每个月26块/甚至是52块,可比今天199元/年的贵。 主要依靠发行收入广告极其稀少的《民主与法制》,并不是一本三俗刊物,正相反,还是很严肃的与法律有关的杂志,但它从来就不是什么学术期刊,严格说来,算是一种“普法读物”。想要通过这本杂志来系统学习法律,未免有点荒唐。 但当年,它的发行量,再说一遍,260万份! 你说,主要靠两毛六做收入的《民主与法制》,算不算知识电商? 五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