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几年前,直播,,欧美消费市场就发现“挂牛头卖马肉”的事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不断下降。在2012年底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披露,在其抽样调查的81家纽约商场和餐馆中,有约39%的海鲜产品涉嫌假冒,以乱贴标签或者乱写菜单等方式误导消费者。如今这种现象又在洛杉矶出现了。 到美国洛杉矶寿司餐厅点寿司时,最好要求餐厅提供证明,以确认盘中飧跟想点的没两样。为什么这么说?从2012年至201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对当地26家口碑较高的寿司餐厅进行抽样调查,他们从寿司中10种比较流行的鱼取样,进行DNA检测。研究发现47%的寿司菜品与标签不符,其中不乏故意掺假现象。 主持研究的UCLA教授巴勃说:“我们买的,有一半跟我们认为的不同。”研究成果发表在《保育生物学期刊》。这项研究共同作者魏勒特指出,食品标示不实并非新鲜事,但情况如此普遍,尤其在像洛杉矶这种拥有高度识的巿场,那就令人惊讶了。在一家餐厅,菜单上标示的3种不同种类的鱼类菜品被端上餐桌后,调查者发现这不过是同一种鱼。 研究表明,大比目鱼经常被替换成廉价的其他种类比目鱼;黄鳍金枪鱼经常被换成大眼鲷金枪鱼,后者是一种被过度捕捞的鱼类。而三文鱼几乎不被替换,蓝鳍金枪鱼从未出现掺假现象。其中,94%被标识为“白金枪鱼”的鱼肉制品其实是王梭鱼,后者所含毒素可能导致腹泻;调查的16家日本寿司店全部都涉嫌销售假冒鱼肉制品;从一家小型超市购买的红鲷鱼和大比目鱼样本实际上是方头鱼,后者因含有大量的汞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列入不适合食用鱼类的名单。鲑鱼几乎可肯定没误标,平均每10个样本中约仅1个标示不实;蓝鳍鲔则是1次都没标错,「但43份比目鱼、32份红鲷鱼寿司的DNA测试结果,却都显示出其他的鱼类」。另外,j2直播,蒐集到的9份黄鳍鲔寿司中则有7份标示不实,通常用早已过度捕捞的大眼金枪鱼取代。 研究还警告,除了欺骗消费者以外,掺假行为对某些鱼类食物过敏者及孕妇和小孩造成健康风险。美国人通常习惯吃鱼排等食品,所以他们会在商场和超市中购买成品鱼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这些鱼肉种类,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辨别,大部分消费者只能依照食品标签购买产品,很容易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到廉价鱼肉或问题鱼肉,引发健康问题。分析指出,由于海鲜的市场供应环节多且复杂,所以批发商、供货商和分销商都应提高警惕,杜绝假冒。 美国人通常习惯食用鱼肉,而不是整条鱼,这让许多商家更容易以次充好。食品安全比天大。但是在现实中,的确存在监管不力的客观原因。食品行业本身是一个良心行业,只有包括企业、政府在内的各个环节共同努力,才能重建消费者的信心。(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