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存量市场,“下半场”之论已经成为共识的时候,寻找新的增量市场已经成为众多突围者的目标。 2017年初,腾讯企鹅智库发布了一篇题为《“分水岭”大时代》的研报称,出海、下乡、青春白发是接下来中国科技互联网发展的三大机会点。 对于出海,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从BAT等巨头的海外投资布局到猎豹的海外突围都充满着中国科技互联网向全球进发的热情与决心。对于青春白发经济,也处于正在探索的状态,智能设备是一个重要的突围方向。比如针对儿童用户推出的手表、针对老年人推出的健康监测设备等等。 相比较于这两个方向,下乡由于其特殊性则显得杂乱无章,让人束手无策。 借着春节返乡的机会,我对身处河南腹地的家乡互联网进行了观察,希望能够以家乡为个案,来勾勒出互联网下乡的现状与其遵循的发展轨迹。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板块。第一部分主要讨论运营商在互联网下乡时发生的转变;第二部分主要讨论智能终端的下乡路径;第三部分讨论互联网应用的下乡;第四部分是总结,讨论互联网下乡的前景。 一、运营商开始做起了流量生意 近乡情怯很快就被乡村周围增添的新广告冲击掉了。 乡村小镇是返乡的最后一个途径地。在入镇道路两边的杨树上,挂上了如下图所示的横幅: 离我视线最近的是“移动老客户免费送卡 同心卡25元=17G流量+30分钟通话”、后面的横幅标语是“移动流量王 48元=6G流量+240分钟国内通话+全国无漫游通话”。 从横幅的标语的内容来看,“便宜的流量”成为了移动的重要突出点。次日,我在附近一个村庄的墙体上发现了中国移动早前几年的广告,开奖,已经被时间的流转斑驳的模糊不清了。 广告内容为“移动6分卡,打电话低至6分钱”。根据官方资料显示,这是中国移动于2004年推出的业务。显然,当时中国移动的重心还在低价话费上。 从低价话费到低价流量费,也看出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工作重心转变。比起移动端的流量低廉,光纤业务的资费更是低的让人咂舌不已。 村东头一个墙体上印有这样一块蓝色字体的广告: 内容为“联通光纤 一年120元”,并给出了联系电话。 在普通的城市,每个月的光纤费用就能达到120元。如此低价的流量费用,也体现出了运营商在互联网下乡之际的疯狂。 那么,如此疯狂为哪般?是一种普惠式的推进还是一种跑马圈地?我联系了运营商在当地的负责人,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网络上也没有得到任何资料。 或许从下面的记录中可以窥见其意图。 二、智能终端的下乡之路 有人曾做过“流量如水”的比喻。在互联网世界中,如果流量是水的话,运营商就好比输水的管道,那么智能终端就是蓄水的池子。只有把水引到了自身的池子里,才会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再农村这篇“缺水”的土地上,寻找水源成了智能终端需要承担的额外任务。不过,在实际的下乡中,寻找水源则是成为了它们下乡的助力。 小镇外围的横幅群中,还有这样的一个条幅,内容为“vivo 0首付 0利息 0元带回家”。据了解,atv,0元购机是vivo与运营商深度合作进行的一项营销活动。 而我寻访到镇上的vivo手机店时,被当时的场面颇为震撼。 在当地,vivo已经形成了非常巨大的势力,不到100米的地方,竟然有5家vivo的智能手机店。它的兄弟OPPO俨然也成了边缘化。 号称“国民手机”的小米则不见踪影,只在一些门店中的柜台中略有身影出现。亦或者是在村头巷尾的墙体广告上出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