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群众运动是一把“双刃剑”,借着“共享经济”大潮在全球所向披靡的 Uber,因为在处理最近“特朗普禁令”事件时的失误,不得不承受大量用户流失的后果。 上周末,特朗普总统签署的行政命令引发上千名美国人举行了抗议集会,他们游行、呐喊、举起标语、自愿去肯尼迪机场声援,可能最令人惊讶的是,有大量居住在城市的年轻人,把他们的 Uber 删了以示抗议。 事情是这样的:美国当地时间上周六 (2017 年 1 月 28 日),纽约出租车司机联合会 (New York Taxi Workers Alliance)呼吁包括 Uber 在内的所有司机在当天晚六点到七点之间停止接送往来肯尼迪机场的工作,抗议“特朗普禁令”。在晚上七点半左右,就在纽约出租司机的停运罢工结束不久,Uber 在纽约市的负责人宣布关闭肯尼迪机场附近的“动态定价”功能,通常 Uber 会在重要事件发生后导致叫车难价格爆涨时,实施这项措施。 但结果却是,Uber 此举被认为是和出租司机的罢工对抗。Uber 虽然关闭了“动态定价”——也就是说肯尼迪机场附近的区域对司机来说使用 Uber 的激励就少了——但是看起来也不那么重要了;Uber 在 Twitter 上宣布在肯尼迪机场附近的运营照常进行,再加上 CEO 卡拉尼克是特朗普商业顾问委员会成员这一点,直接导致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用户运动:删除 Uber (#DeleteUber)。 虽然目前尚未清楚究竟有多少人删除了 Uber,但是 #DeleteUber 这个标签在社交网络上迅速流行却是不争的事实,甚至美国演艺界的一些名人也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卸载 Uber 的截图。面对这一局面,卡拉尼克发表了缓和用户情绪的公开回应,他表示特朗普的做法是“错误的,不公正的”,措辞颇强硬。Uber 也斥资购买了 Instagram、Twitter 和 Facebook 的广告位来推广该公司为帮助受到“特朗普禁令”影响的员工而专门设立的基金,这一基金的规模有 300 万美元。 关于 #DeleteUber 的运动,这次“特朗普禁令”事件可能只是一个导火索。实际上,这是人们对该公司多年来所积累抱怨和不满的一次集中爆发,在“特朗普禁令”这一被美国社会高度关注的政治议题下,迅速释放。 自从 Uber 成立并快速在全球扩张以来,每一次成功的公关传播始终伴随着或多或少的负面效果:虽然 Uber 让搭车变得方便、便宜,但是这家公司拒绝给予司机全职员工的待遇,而且不准成立工会;Uber 将从投资人那里融来的数十亿美元用于和政府监管部门打官司、对抗;Uber 的补贴手段虽然在短期内将搭车费降至比出租车更低的水平,但是长期来看并没有办法持续。即便是 Uber 司机这个群体,对这家公司的做法也有怨言,尤其是那些使用多个搭车软件平台的司机,更是公开表示 Uber 的车费抽成太高。他们甚至会建议乘客去使用其他诸如 Lyft、Gett 或者 Juno 之类的搭车 App。 最令 Uber 受到伤害的可能是其竞争对手 Lyft 漂亮的公关动作,后者立刻宣布向美国公民自由联盟 (ACLU)捐款一百万美元。伴随着 #DeleteUber 运动,Lyft 在苹果 App Store 的下载量迅速上升。
atv,于是大家纷纷把 Uber 删了" src="http://www.wzatv.cc/atv/uploads/allimg/170201/1F00YQ1_0.jpeg" /> 上周六 Lyft 还位于 iPhone 免费 App 榜的第 39 位,周日晚已经升至第 4 位,领先 YouTube、Messenger、Facebook、Google Maps、Netflix、Spotify、Pinterest、Amazon、Twitter 和 Pandora 这些几乎属于“必装”的 App。而 Uber 已经跌至第 13 位。 考虑到 Uber 已经为受影响的司机成立了一个规模 300 万美元的基金,而 Lyft 捐赠给 ACLU 只有 100 万美元 (而且分四年支付),是不是有点替 Uber 不平呢?但是社交网络运动可是不会只看钱多钱少的,关键是一家公司给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Uber 首席执行官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系,j2直播,将这家公司的形象与特朗普的政策也联系到了一起。 在目前美国的政治环境下,科技公司未来或许将越发面临“站队”的选择:一方面,科技公司为了与政府搞好关系,通常需要和特朗普的政策保持协调,另一方面,许多科技公司的雇员和用户往往持反对特朗普的立场。一旦像 Uber 这样的科技公司无法正确应对,类似的情况还会继续上演。在移民政策之外,可能这是特朗普政府带给科技商业界另外的一个巨大影响。 顺便提一句,特斯拉公司 CEO 伊隆·马斯克也是特朗普总统的商业顾问,不知道特朗普未来政策引发的群众运动,会不会烧到特斯拉身上?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