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 和算法鼓励圈子文化,碎片阅读鼓励情绪化输出。在新的媒介语境下,严肃媒体、平台和社交网络的责任在于呈现多样性,并博取更多的探讨空间。将来,这才是更珍贵的东西。 SNS 抑郁 在上面「群发祝福」的例子中,还有一种声音是:「虽然认同,但不敢转到朋友圈」。公私揉杂的传播环境里,「转发」可能意味着一个危险动作。 转发拥有尖锐标题的文章,会不会得罪别人? 为什么我 @ 了他,却没有得到回应? 为什么同一组照片,她只给我朋友点赞,却对我的置之不理? 他怎么能不回复我的微信工作消息,却在发朋友圈? 同事都转发了公司的广告,我却没有,老板会不会对我有偏见?
图源 Private Medical 技术如何重塑人际交往?很多时候,不是一句「上纲上线」可以蒙混过关。 就拿微信上的「第一印象」来说。回想一下,这可能是个及其粗暴的过程: 通过好友申请以后,放大对方头像、看下一句话的个性签名,再花一两分钟时间快速翻一下对方的朋友圈,基本就能得出这个人的几个标签了。 我们简化世界的方式之一就是归类(Macrae & Bodenhausen,2000,2001),而刻板印象代表着认知效率。 所谓「对所有人说的,也是不对任何人说的」(broadcasts to everyone and no one),描绘的就是这幅「隔空喊话」的图景。电影里,斯诺登的女朋友对不爱照相的他说:按照社交媒体的标准,你根本就不存在了。朋友圈定义你,「标签化」在不断训练我们的思考方式。 技术和机器释放自由,互联网加速了欲望的放大。它不一定正面。比如在土耳其,Facebook 就充当了固化女性保守形象的工具;当然也不一定负面,根据世界著名人类学家丹尼尔·米勒(Daniel Miller)团队的研究结果,与批评家们臆想的相反,表情包文化(memes)并没有限制交流、同化表达行为,反而增强了表达能力。 人类的零件并没有改变,只是我们一旦开惯了汽车,就很难再回到黄包车的低效时代。 而如今,我们开上了社交媒体的高速公路。新的规则和秩序早就默默地形成了,atv,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互联网是免费的,用户就是产品,技术是不会回头的,连同我们记忆中的生活。但我们也许可以怀抱这样的希望:在今天,被机器和消费主义碾压的「年味」,会在明天长出新的。 说真的,比起那一毛两毛钱的,还有什么比同时在线、一起做同一件事的仪式感更伟大的呢? 参考资料: 全媒派:谁塑造谁?人类学田野调查揭开社交媒体「真相」; 梨视频:东方早报的漫长告别; 《社会心理学》第 11 版,David G. Myers 著,侯玉波等译 本文由极客公园原创 转载联系 [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