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ews科技新报】消费性电子产品日新月异,在近年来创造许多商机,但无可避免的最终会成为电子垃圾,联合国大学研究发现,从 2010 年到 2015 年,东亚与东南亚的电子垃圾大增 63%,不论总量还是人均垃圾量都大为增长。 此次“区域电子垃圾监测:东亚与东南亚”(Regional E-waste Monitor: East and Southeast Asia)报告由联合国大学的永续回收计划(Sustainable Cycles)主导,并由日本环境部资助进行,其中许多研究资料也来自日本环境部先前资助进行的许多国际研究与移动。 报告追踪亚洲 12 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子垃圾处理状况:柬埔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泰国、越南。其中,中国台湾地区与日本、韩国被列为第一级的发达国家及地区;新加坡与中国香港被列为第二级的自愿回收处理国家及地区;中国大陆、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被列为第三级转型期国家及地区;柬埔寨、印尼、泰国则列为第四级的非正式处理国家及地区。 亚洲电子垃圾成长量过去就高于全球,2007 年到 2012 年,全球电子垃圾年产生总量从 5,133 万吨增加至 5,656 万吨,增加 10%,亚洲却从 2,062 万吨增加至 2,669 万吨,增加 29%,增速将近全球的 3 倍。 回收不够方便 研究发现,受到东南亚国家收入增长,以及各个国家及地区对消费性电子产品需求大增的双重影响,12 国家和地区的电子垃圾量在 2010 到 2015 年平均增加高达 63%,达 1,230 万吨,约相当于吉萨大金字塔的 2.4 倍重。2015 年平均每人生产垃圾量约为 10 公斤,其中上下落差相当大,每人每年生产垃圾量最多的是中国香港的 21.7 公斤、新加坡的 19.95 公斤,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 19.13 公斤;最少的则是柬埔寨的 1.1 公斤,越南的 1.34 公斤,以及菲律宾的 1.35 公斤。 电子垃圾有几种去处,首先是二手使用,用到坏掉,j2直播,可“杀肉”做为维修零件来源,或是修复为整新机二手卖出;完全淘汰的,则可回收材料的原物料与能源,然而,全球每年约 5,000 万吨电子垃圾中,只有 650 万吨资源回收,其他的都进了掩埋场。而回收与掩埋过程若为了节省成本而任意处理,如东南亚经常有燃烧电线皮等做法,将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东亚与东南亚如今是全球电子供应链重镇,不仅消费也生产全球的电子产品,因此电子垃圾问题更是严重,而庞大的生产链与需求结合,也使二手机、整新机、原物料回收市场相当庞大,但是在 12 国家和地区之中,目前只有 5 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子垃圾相关立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多数缺乏对电子垃圾的认知,供应链也没有适当的相关回报体系,政府中也缺乏分析相关资料的人力,甚至对电子垃圾定义都不清。 电子垃圾增加的原因很容易理解,全球生产链进口更多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供给各个国家和地区更多消费者购买,换机越来越频繁,自然垃圾就更多了。然而回收却没有跟着成长,主因是社会对电子垃圾问题缺乏认知,政府也没有提供补贴诱因,回收又不够方便,能安全回收电子产品的设施设备不足,以及政府对电子垃圾问题的管理不当、执法不够严格,许多电子产品非法回收,atv,露天燃烧,或是在非法家庭工厂进行粗糙的回收手段造成毒水横流。 联合国大学研究团队呼吁各国政府正视电子垃圾问题,并制定正确的完善政策来防止电子垃圾污染环境。中国台湾地区近年来积极推动电子废弃物回收,在 12 个国家及地区当中,被列为和日韩同级的发达地区,不过中国台湾地区的电子垃圾处理也还有改进的空间,中国台湾地区可与东亚、东南亚相邻地区共同努力解决电子垃圾问题,保护地球环境免遭到破坏。 E-Wast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Jumps 63% in Five Years Gadget trash is piling up in Asia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